昨晚登陆简书,意外收到了自己的第一个赞。
于是叼着香芋啵啵的冰棍,乐悠悠的前往阅读其他人的文章,有感而发写了评论,是我发出的第一条。
看到简书这个App并非初次,但下载并开始记录自己的文字,还是头一回。
回想起来,似乎是前同学推荐过,略有耳闻,但当时并未放在心上。
应该是时候未到,时机不熟。
所以某些事的完成,还是需要冥冥之中一点契机,有点玄学在里面的。
这是在简书输出想法的第二天,于我而言,生活有了一扇崭新的窗口。
(文学生果然需要表达
在暑假这样的空档时间,除了日常生活,出现了这样的新鲜事。
(能不令人开心吗
但不得不聊聊每个作者都要用到的编辑功能。
咱们简书的创作比较方便,在应用内就能编辑,还会自动保存。
但是,咱们有没有调整格式这一说?
首行缩进两个字符这个功能我愿意投两个硬币开通
(走错了
还有昨天编辑一篇文章的时候卡bug,加粗的两段内容,硬是改了四五次都没好。
最后气呼呼把应用一关,甩手走人。
直到今晚重新登陆才看到,文章已然改好
(你已经是个成熟的文章了…
说到文章,今天看到一则报道,讲的是网络用语对人们表达能力的消极影响。
有一说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能够随时随地接收大量信息。
而大数据推荐之下,各类应用都不断为用户提供相似内容以增加粘性。
现今的生活已然完全不同于往日。
人们接受信息,享用定制化信息,沉溺其中。
我们也许仍沉浸在“yyds”、“啊这”、“emo”一类的词汇当中,
将它们用于朋友圈、朋友日常交流等所有的交流当中。
但究竟有没有人意识到,
当“我今天把杯子打碎了”“天气不好,淋雨上班”“考试好难啊,我一定考不好”,
都能够化为一句“家人们,我emo了,我是真的会谢”的时候,
我们就又减少了一次准确组织语言并完成输出的过程。
至少在看到今天这篇文章之前,我没有。
我就读于文学专业,在生活中常常注意到自己与他人在表达和聆听上的差距。
相比之下,我比较善于抓住重点,也更长于输出观点。
但我认为言论是思想的体现,它与文字相同,都是一个人所思所想的直接表达。
所以此时我不禁要想,其实互联网不仅给人带来了便捷,它的附属品还有快乐。
这样的快乐来自于视频软件大数据的精准推送,来自游戏中的叱咤风云,来自一本又一本爽文小说
这样的快乐早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它用思考和表达的能力、为数不多的耐心明码标价,
慢慢夺走一个人原本真正的快乐。
我们慢慢丧失阅读的能力、思考的能力、表达的能力、好好沟通的能力,和最为宝贵的耐心。
“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能爱一人。”
如今道路漫长,
听完道理,
却仍过不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