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指出自己的不足,为什么很多人都习惯先找理由?

参加一个声音课,每周相同内容有10次课,自己可以约1次,如果有时间,另外9次课都可以旁听,每次上课5小时左右。

我就是那个有时间听其他课的人,听别人一对一跟老师连麦。这明明是一个呈现错误,让老师纠错和指导的过程,但是好像很多人是来找认可,找表扬的。

老师都非常nice,非常耐心,不厌其烦的指出问题,一遍遍让学员“再来一遍”,哪怕有一个字说好了,老师也会说“这个字意思到位了”,但是还是有很多人面对老师说“这里不对”,习惯先说解释,如“我有点紧张”,“我文本不熟”,“旁边有个孩子”,“今天时间有些晚了”,“我白天练得太多了,力气用完了”,等等。

我在想也许他们真的不知道,没有这些理由他们也不一定能做好,而有了这些理由他们便能接受自己被说不好了。因为有理由就不是他们不好,而是理由不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