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读写营第二期 谈谈文学
主讲:寻虎
写在前面:
读写营第二期第二阶段强势回归,欢迎同学们回到课堂继续听课练习!在开始之前,记得复习一下前面六节课的内容哦~
第二阶段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 从9月11日到9月20日,连续10天,寻虎老师会每晚在群内语音授课
- 理事会在课程次日早上9点前发布讲义(或者摘要)
- 学员们在理事会文章后面,带学号提交作业,由寻虎老师亲自点评,截止时间为下一节课的开始时间
- 关于全勤奖,若第一阶段满足全勤条件,第二阶段的10次课程,按时提交作业5次即可算作全勤。
第十五课 故事是结果,而不是出发点
生活是普通的生活,写作是普通人的写作,强调故事性,并不符合事实,也很容易变成少数人的专利,仿佛只有走遍万水千山的人才可以写作,那些闭门的宅男宅女和写作无缘。事实上恰恰相反,旅游的人何其多,并没见到真正的作家,史铁生、普鲁斯特这样的残障人士,反而在文学史上留名。那些终生生活在小镇的人,福克纳们,哈珀李,隐居的王维们,品钦们,那些圈子很小的卡夫卡,舒尔茨,佩索阿们,又该如何解释呢。
再看作品,故事性强的多还故事性不强的作品多?只有视野狭窄的人才会认识故事性强的作品多,因为他们的视角是从故事性出发的。
如果要拉一个没有故事性和故事性弱的名著清单,那会非常长。
为何会有那种似是而非的认识呢?只能说是一些狭隘的评论家和拙劣的文学史家制造的结论,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最便于用计算器打分的方式,而对于审美,他们觉得脑壳疼。
而某些三流作家强调故事的重要性,无外乎是为自己的僵化辩护而已,为自己缺乏勇气找一个理由(探索内心确实需要勇气)。从现实中编造一点故事,这种对拐杖的倚赖,一种懒病,懒于思考,懒于审美。一个孤立僵死的故事,指望能深入到精神层面,并触动他人,是一种虚妄。
他们的口味是齁咸齁甜的口味,不认为世上还有其他好的口味。
故事只是结果,如果是出发点,那么旅行家和推销员就是最好的作家本钱。
美食如果依赖调料,就不是真正的美食。调料盖过食材,那样的食谱只能叫调料批发部。
福克纳说的话值得写作者抄下来:只有写人的内心冲突,才能出好的作品,因为只有内心冲突值得写,值得作家为之悲愤,为之流汗。
不要套话,不要假大空,不要过度沉溺于细节。
大家记住六字诀,继续练习。
沉浸、等待、浮现
🍑【课后习作】
以学号开头,在本文评论区提交习作,截止时间9月20日晚8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