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说

  “所谓素质,就是将学校里、书本上所学来的东西都忘掉后剩下的东西。 ”

  ——嗯,非常有力地驳斥了读书无用论,读书人倘若不读书,最后就什么都剩不下了。

  “我不会去背牛津词典,因为背那个东西没有意义,用到的时候去翻就行了,那只不过是工具书而已。”

  ——嗯,确实这样,工具书背多了,渐渐的就变成“工具人”了。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生产着人才,生产懒汉、酒鬼、牌迷、赌徒。由此不仅使工作业绩有别,也区分出高低优劣的人生境界。”

  —— 嗯,看一个人就看他愿意把时间花在什么地方。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不是看他在人前做了什么,而是看他在人后(没人看到的时候)做了什么。换言之,人前人后是不是一个样。

  “某一个层次的问题,很难靠这一个层次的思考来解决。”

    ——真正的高手,都有破局思维。人,只有从现在的环境和格局中跳脱出来,像登山一样到达更高、更广、更远处,才有可能获得更高维度的解法,彻底解决当下困扰自己的各种问题(倘若在学习或做事时怕苦怕累,怕冷怕热,怕疼怕痒,那就一边歇着去吧)。让自己变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人生就是在大把的时间迷茫,然后在一瞬间成长。这就是心智觉醒的过程。

  “阅读罗素的书是我最愉快的事情之一。”

  ——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除了罗素,爱因斯坦是在阅读了大卫休谟的著作之后,受到启发,提出了相对论。嗯,看来学哲学还真有点用。

  “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

   —— 做你所爱,爱你所做。

  “如果你心怀感恩和感激,会愿意不断尝试更有价值的事。”——《我的世界观》

  —— 拥有感恩之心,然后不断去尝试新事物,新知识、新学科,勇于跨界,跳出舒适区,去探索更有价值的事(助人利他渡己),勇敢面对人生中的各种痛苦与挑战,这二者相互促进、启发,同生共长。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思维境界、觉悟程度和胸襟格局决定其人生高度。

  相对时间观:爱因斯坦认为,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快慢而变化。——是不是感觉很玄幻,可有时候为什么人会感到“度日如年” ,如坐针毡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