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感恩的?——从《陈情表》和《出师表》说起

昨天是感恩节。


虽然是西方传统节日,但是已经被我们这些现代人赋予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在语文课本中,也有很多知恩图报的故事、素材。这里,以两篇流传千古的经典作品为例,重温古人一片赤诚的感恩之心。


一、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李密《陈情表》


“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这是后人对《陈情表》的高度评价。诚然,“出师一表真名世”,知道《出师表》的人显然多过知道《陈情表》的人,甚至现在的学生可能更了解《陈情令》。


李密出生6个月,父亲去世;4岁的时候,母亲按照舅舅的意愿不得不改嫁。于是,抚养李密长大成人的重担落在了祖母刘氏身上。在李密44岁那一年,晋武帝征召他出来做官。为了给祖母养老送终,李密毅然决然放弃了做官的机会,并且给当朝皇帝写了这封《陈情表》,以表示自己对祖母的孝心和对皇帝的忠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冷落的庭院之中,只有李密一丝不苟地照顾自己的祖母。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祖母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当此之际,李密更加不敢离开片刻,甚至连皇帝的旨意也不得不违背。而作为一个西蜀旧臣,不听征召很有可能被视为反叛的信号。在为祖母尽孝的重要关头,李密根本顾不得其他,只能写下自己的一片忠孝之心,以期君主明察。




二、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诸葛亮《出师表》


《三国志》记载,章武三年(223年)春天,伐吴失败的刘备日渐病重,在成都召见诸葛亮托付后事:"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又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这一段故事,在《三国演义》中被改写成经典的白帝城托孤。


3年之后,诸葛亮按照刘备的遗志,挥师北上,北伐曹魏。临行之前,诸葛亮写下了《出师表》,既有对先主的深切缅怀,又有对刘禅的谆谆告诫。这一次北伐的9年之后,诸葛亮也以身殉国,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病逝于五丈原的漠漠秋风之中。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从草庐中晴耕雨读的少年郎,成长为治乱安世的诸葛丞相。终其一生,诸葛亮都不能忘却刘备的知遇之恩。他也在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着知恩图报的真谛。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由《陈情表》说孝 2015年07月15 “不读《出师表》,不知何为忠,不读《陈情表》不知何为孝。”这是千百年来我国...
    彭小艾阅读 6,362评论 1 19
  • 事真情浓理切——《陈情表》赏析1 人们常说“忠则《出师》,孝则《陈情》”。被誉为千古美文的《陈情表》,是李密因祖母...
    彭小艾阅读 11,095评论 0 5
  • My dear son , 晚自习后要去接你回家,你现在的学业太重了,一些家务能不让你做的,父亲从今天开始...
    6904206f2554阅读 5,218评论 0 1
  • 金钱哲学 复利不亏 hbo巴菲特
    MasonChiu阅读 715评论 0 0
  • 1.感恩早上先生处理信用卡的事情。2.反正昨天晚上吴老师提醒我,有一个条没有写好,告知我今天有可能发工资。3.感恩...
    freemanlin1314阅读 1,46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