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里面提到了一个“元认知”的概念,我发现,如果将这个概念运用到日常觉察中,似乎很受用。
1. 我们不愿意忘却伤痛,是因为我们一直在自己欺负自己
B面临工作上的变动一直很纠结,有一天她突然受他人启发想开了,她说,她之前总觉得她的每一任领导都欺负她,可能跟小时候受霸凌的经历有关。但是当她发现同样小时候有过被霸凌经历的她的同事却走了出来,她才意识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就像J之前说的,其实我们一直很擅长自己欺负自己,明明这个事儿只要自己想开了放掉了,就可以毫无负担地轻松地朝前走,但是我们却总是不愿意放过自己,背着沉重的壳负重前行。这就像我一直不愿意忘却过往伤痛的记忆一样,其实也是自己欺负自己,是我自己选择了一直舔舐伤口,所以伤口才一直不能结痂,一直不能愈合。
没有人对不起我们,是我们对不起我们自己。
2. 我们惯常喜欢劝告他人,却唯独看不清自己
我想起之前BM对B说:“如果你不去调整,很多事是对你自己不好,会伤害你自己。”我当时觉得这句话非常适用于执拗地不肯改变的B,我自以为我听懂了那话中的深意,还自以为是地站在旁观者角度去规劝B,事实上,对我自己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
对B来说,她是为了保护自己而竖起那些针刺,如果不及时将那些针刺拔掉,说不定会在什么时候它就突然跳出来伤害她,影响她的方方面面,工作,生活,人际交往。
对我来说,如果不能放下过往,就一直没有办法真正地自由和快乐。
3. 人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当时BM说完那番话,我印象非常深刻,但是B事后却完全不记得那句话。她当时的感受停留在以前很多时候BM也是在这样很重要很关键的时刻给过她鼓励,对她后面的影响很大,她相信这次也是这样。
我好像发现了一个真相,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B很难去改变,因为人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和思维里,很难走出来,这执拗的信念感足以强大到使得一个人听不进去任何外界的声音,所以不管别人说什么,说多少遍其实并没有任何用。
当时J说让B做觉察,但是她一直在试图解释费用的事情,一直在自己的思维里兜圈,就是无法深入自己的内心去做觉察;BM在跟她说,你要去调整,不然对你不好会伤害你,她那刻想的不是怎么调整,而是过去BM很多这样鼓励她的时刻;她去听优势星球的课,当他们在跟她分析怎么调用优势力,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发挥优势,她脑子里想的是,他要我报课。
不止B,我们任何一个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4. 要保持觉察的习惯
所以,能够意识到问题所在是最重要的,这就是第一步——觉察,这也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步。而且我们要经常保持这种觉察才行,因为情绪会反复,人的思维模式总会依赖惯性。当后面又有类似的情绪出现的时候,还是要马上做出觉察,用超越惯性的认知模式有意识地去做出调整。当我们总是不断地有意识地调用这个超越我们惯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时,很多问题可能就不再是问题了。
关键是要培养这个意识,并刻意地训练,让惯用脑之上的理智脑指导我们的行为,保持清醒。长此以往,我们就会尽可能多地调用理智脑,建立新的模式,遇到问题就会惯性地调用那个更有觉察的更高的认知模式和头脑,就像我们可以随时调用优势力解决问题一样。
调用理智脑和优势力有一个很好的方法,是先想一分钟。这一分钟就是在培养自己的觉察力和认知力,等我们逐渐形成这个习惯,下次就是30秒,再下次是10秒,然后就是1秒了,逐渐越来越自如。
说到这儿,我发现锻炼专注力真的很有用。当专注力高的时候,也更容易调用我们的理智脑。这样就能解决我们前面说的那个钻牛角尖的问题,仔细地听别人在说什么,就可以避免一直自己跟自己原地兜圈。
所以,冥想应该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本来冥想的内核也是觉察,有助于我们更专注。
至此我发现,其实万变不离其宗,甭管J、优势星球、《认知觉醒》,还是谁谁说的那一套理论,归根结底,都是觉察。
有了觉察,世界清明。
5.只要愿意去改变,瞬间就可以拨云见日
在这其中,想要改变的意愿真的很重要。我之所以能从优势星球的课程中收益,因为我从心里真正想要改变,所以我会认真去听对方在说什么,然后去分辨那个东西怎么能够解决我的困惑。但我在其他事情上就做得未必有这么好了。而B再另外的事情上则有了不同的表现。B在面对工作调动这件事时,当她真的愿意去换个角度看问题,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原来只要我们愿意去改变,迈出那一步,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还是到了不得不去思考和改变的时候才去做的,只要我们往前迈一步了,就会看到改变,就会瞬间拨云见日,所有的阴霾顷刻间烟消云散。前提首先是认真去听,认真去想,认真去挖。
当我们能够主动地去做觉察和改变,这样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创造更有掌控性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