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孩子,外表并不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心智却随着年龄而成熟—那是另一种成熟,一种以大人视角去看待世界的成熟。但是世界上也是无所谓大人的,大人实质上也是一个小孩。因此,那只是一种假装的成熟,是为了保护心中那个脆弱的胆小的小孩的武器和铠甲。十六岁,一个不尴不尬的年纪,是可以假装成熟的年纪,又是很容易被人忽视的年纪。十六岁,是一个可以很坚强的年纪。小凌,刚好就是处于十六岁,这样一个矛盾的年纪。
清风裹挟着雨丝,淅淅沥沥,却又落地无声,给行走的路人裹上了一层雨粉。牛毛细雨,恰似蛛丝一般,扯不断,理还乱。背着书包默默走路的少年,闷闷不乐,完全不引人注意。走了一会,他抬头望了望天,恰巧几缕调皮的雨丝飘飘扬扬地挂上了他的眼角和眉梢。他小声嘟囔了一句:“这雨真要把人心头上的愁绪都给抽丝剥茧了。”心情却不自觉地上扬了几分。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了?十六岁,是正好上高一的年纪,也是懵懵懂懂知道自己兴趣爱好的年纪。对于少年来说,也是可以自己替自己选择的年纪。
默默回到家的少年刚打开家门,一声质问就钻进了耳朵里:“你这孩子,又跑哪玩去了?不是说了放学了就快点回家写作业嘛!就快要文理分科了,你这成绩将来可怎么办!”少年低下头,光线明明灭灭,恰似他晦暗不明的心情,“今天下雨了,我没有伞,就等雨小了才回家的。”母亲的气势一下子小了不少,略有点怔忡,“哦,是嘛。”“你今天不用加班嘛?”“今天单位不忙,就提前回来了。”“哦。”少年很想小声质问,我没有带伞,你为什么不来接我?可这话就像卡在喉咙里一样,说不出来,也咽不下去。心里莫名就酸涩了,“我先回房写作业了。”“我今天没去接你是因为...”伴随着不大不小的关门声,母亲的话截然而止。关门声恰是少年内心的写照,不大不小,不声不响,却希望被注意。
房间里没有开灯,许是怕灯光太亮,太刺眼,害怕一不小心眼泪就流出来了。他眨眨眼,把眼睛内不断涌上的湿意给逼退。“除了学习,为什么不能多多注意一下我?”少年无声自问。表面的平静,掩盖住的只是内心的不平静,住在心里的小孩在哭泣。他的心里已泪流满面。
房门被轻轻推开,妈妈端进来一碗汤,慢慢走到书桌旁。少年的注意力从作业本中挪开,抬起了头,略带疑惑的眼神。妈妈把汤放下,说:“这是隔壁王阿姨给的方子,说是能益智,缓解压力。她家的高考状元前几个月也是喝的这个,我想给你试试,快趁热喝了吧。”少年一脸的不情愿,略带埋怨说:“您又不是不知道我不喜欢中药的味道。”妈妈叹了口气,慢慢说道:“不喜欢又不代表不能喝了,又有谁喜欢药的味道呢?我这也是为了你好!”少年一时无话,房间内有片刻的静默。妈妈也许是没有耐心了,说:“别闹小孩子脾气,良药苦口,我是你妈妈,我还能害你不成?”是啊,妈妈一直也没有把我当成可以撒娇的孩子,可以闹脾气的孩子。从小到大,从没问过我愿不愿意,顺着自己心意给我报补习班、兴趣班。每次的“抗议”,得来的只是一句“别闹小孩子脾气,别糟蹋了爸爸妈妈在你身上花的心血和精力”。每每爸爸妈妈拖着一身的疲惫回家,自己嗫嚅着想要表达自己的抗议,那疲惫不堪的目光如一杯冰水,里里外外,浇个透心凉。“我拒绝”三个字一直埋在心里,从没向别人吐露,直到自己十六岁。少年默默地把汤喝了,淡淡的苦涩,分不清是药苦还是心里苦。妈妈满意极了,说:“小凌还是一如既往的懂事呢。你要知道,妈妈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便踱步走出了房间。小凌继续写着作业,心里的小孩沉默极了。
日子不缓不慢地过,老师说的人生第一个转折点—文理分科成为了每个人即将要面对的问题。小凌回家的时候,跟在厨房熬汤的母亲提起了这件事情。他迟疑了片刻,小声说:“我想选文科。”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坚定。母亲忙着控制火候,头也没抬地说:“我和你爸爸早就商量过了—选理科!这事没别的选择,你趁早打消了选文科的想法。”“可是,我想选文科。”少年用尽全身力气。母亲继续熬汤,语气是斩钉截铁的:“选理科!你现在的文理科成绩相差不多,虽然文科成绩更好一点,但是理科生未来更好就业。”“我想选文科,我喜欢文科。”少年再一次抗争。“喜欢也没用,爸爸妈妈也是为了你的将来着想。都是为了你好!”“这一次,我绝不会妥协的!”“别耍小孩子脾气,你已经长大了,不能再那么任性了。”母亲加重了语气。“是啊,我已经长大了。有权自己做决定了!我自己的人生,我要自己做主!”少年也毫不退让。“我们是你爸爸妈妈,有权替你决定。我们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儿大不由娘了,我和你爸爸这么辛苦工作,你也不想想我们这是为了谁!”母亲语气转为愤怒。少年没再说话,转身离开了厨房。再继续争吵也是徒劳。
夜幕降临,房间静悄悄的,少年坐在书桌旁静静写着作业。突然,窗外一片滴滴答答声,下雨了。窗外的世界嘈嘈杂杂,窗内却是一片安静。内心的小孩呆呆的,两眼防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忽然,少年站起身,走到窗边,深吸了一口气,灰尘和雨水的混合空气立刻涌进了肺里。伸手接了几滴雨水,少年的眼睛是亮亮的,像是在内心坚定了什么。无论多大的阻扰,都要坚持。
十六岁,是一个坚持自我的年纪,是可以展望未来的年纪。晚饭桌上,少年第一次没有像以往一样逃避和母亲的争吵,而是开诚公布地再一次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母亲还是一如既往的拒绝:“不行,你必须选理科。”“这是我的决定。”“什么你的决定?你还小,不懂得为将来考虑。爸爸妈妈是从你的未来来考虑的。孩子他爸,你说是不是?”“对啊,小凌,听话!爸爸妈妈已经商量过了,都觉得选理科更好。”“爸,妈!”少年大声叫了一句:“我已经十六岁了,能有自己的想法了。以前你们什么都替我决定,从来也没有问过我的想法,只觉得那是为我好。但是,我...从来不觉得那是为我好,所有那些都只是你们的一厢情愿!你们有真正考虑过我吗?”少年越说越难过,声音中有了哽咽。父母沉默了。少年强忍住泪水,继续说道:“你们没有考虑过我到底喜不喜欢,没有考虑过我的想法。你们只是觉得我还小,觉得我不懂得你们的苦心,只觉得这都是为我好。但是这些都不是我想的。我只想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从来都不想去上那些辅导课和兴趣班!”少年看了眼父母的沉默的脸,说:“爸,妈,我知道你们为我好,也知道你们整日的忙工作,都是为了让我生活的更好。所以尽管每次我不喜欢,我还是违心的去了,更加努力的去学习,只为了不辜负你们,只为了你们工作一整天后的身心疲惫,能在看到我的成绩和我的进步后有所抚平。但是我是不开心的。”少年提高音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从小到大,都是你们在替我做决定。这一次,我想替自己做一次决定。爸,妈,我喜欢文科,我要选文科!”片刻的沉默后,母亲缓缓握住了少年的手,轻声说:“原来小凌以前都是不开心的...那天下雨,我没去接小凌是因为外婆生病了,我去看望了外婆。外婆不想打扰到你的学习,我就没有跟你说清楚。等外婆病好了,我们就一起去看望外婆。”母亲给予了少年一个支持的笑容。少年热泪盈眶。十六岁,是一个能大声说出自己想法,并获得他人支持的年纪。
教室里,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发了一张文理科选择表,并说:“同学们,文理分科是你们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一定要慎重地自己抉择!”教室里瞬间一片熙熙攘攘。少年的同桌凑过来,问道:“哎,小凌,你选文科还是理科?”少年把纸递过去,同桌惊叹了一声:“你这么快就选好了啊!哦哦,你要选文科啊。你的决定还是你爸妈的决定?”“我的决定!”少年的声音中饱含着开心。“哇,这么好,你爸妈真开明。我爸妈只让我选理科,其实,我也是喜欢文科的...”同桌情绪有点低落。少年拍了下同桌的头,力度不大不小,说:“你确定你是真的喜欢文科?”同桌抱住自己的头,说:“那当然确定了!虽然,虽然参考我的成绩,应该选理科,但我是喜欢文科的,也是想选文科的。可是,我爸妈不让...”“既然喜欢,那就去坚持啊!十六岁,是可以自己做决定的年纪,只要用力去承担由此带来的结果,哪怕结果并没有想象中的好。但,只要你无悔就好。”同桌眨着星星眼,一脸崇拜,说:“小凌,以前的你可不是这样的。”少年微微笑了笑,说:“人是会变的,更何况,我们都已经十六岁了,要成长的年纪了。”“更是可以自己做决定的年纪了。”同桌补上了后面半句。他举起了手,对走到座位旁的老师说:“老师,我突然想坚持自己一开始的选择了。这张表,我可以明天再交给您吗?”“可以的,选择是可以变化的。你自己做的决定,无论结果好坏,只要你敢于自己承担就是好的。”
十六岁,要能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总是能够有人支持你的。比如,你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