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友说我太苛刻,跟我一块儿总感觉受打击,我一直没搞清这到底是咋回事。直到听了《武志红的心理学课》讲的罗森塔尔效应,才有了点眉目。
罗森塔尔效应:权威的期待会强有力地影响人和动物。
期待分两种:积极的期待和消极的期待。简单的说就是表扬和批评(或建议)。严格来说,表扬和批评是等价的。表扬直接肯定哪些事该做;批评通过否定不该做的事,从而间接肯定了该做的事。正是出于这种认知,相对于表扬而言,我更喜欢听带着建议的批评,可能是批评建议更直接、更真诚。
看了罗森塔尔效应后,我突然意识到这二者其实有着天壤之别:表扬是积极的,批评建议是消极的,两种方式给潜意识带来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放到具体的场景中看看:
假如你是一个家长,你希望你的孩子是乐观向上的,你会采取下面哪种方式呢?
A:在孩子表现的乐观时夸奖他;
B:在孩子表现的悲观时提醒他。
乍一看,这两种没啥区别呀!但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A:我在表现乐观的时候会被注意到,我在父母眼中是好的,他们总是看到我好的一面。
B:父母总是看到我表现不好的一方面,我在父母眼中是糟糕的。
即,表扬向孩子传达了积极的期待,而批评建议向孩子传达了消极的期待。这也许正是无数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未能遂愿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通过批评建议给孩子带来小布快跑的迭代升级,不曾想却在潜意识中给孩子埋下自卑的种子。
罗森塔尔效应其实也可以这么理解: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别人从我们这里看见自己的模样。赞美能让对方看到自己好的一面,从而增加自信;批评建议却让对方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因此变得自卑。
但这是不是说我们应该不提建议,而是可以把采用:“表扬+建议”的方式。比如:你这项任务完成的很不错呀,在A、B、C、D四个方面做的都很不错,说明你为整个任务花了很大心思,这四方面都很重要,下次也要继续保持,下次要是能在E上也下点功夫就更好了。
看到别人的错误并指正是容易的,看出别人的闪光点并赞美却着实不易。这其实也正是我之所以被评价为比较苛刻的原因:我花了太少心思表扬对方,而花了太多引起提建议,所以给人一种总喜欢挑毛病的印象。
学了罗森塔尔效应,我已经找到原因了,这种问题只要认识到了,就解决了一半。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惑,不妨也试试,改变从表扬别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