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冒坚持原创的day322 出差的小冒回来更新啦!
谢谢大家的耐心等待,出差的我终于结束了和英语死磕9天的充实(痛苦)经历。
近几年,独自一人海外出行其实也不再困难,毕竟各种途径手段都很方便,即使语言不算熟练,各种APP在手,加上中国人遍布世界各地,好好做功课,充分可以做到。
我这次出行,在三个海外城市的机场,都看到很多一句英语都不懂的国人,毫无担忧,也毫无准备就来了。不过出游不一样,出门在外可以靠朋友,而且可以用语言以外的方式沟通,但出去工作还是不一样。高压的紧张日程中,我对英语学习有了不一样的一些体会。
1.我即使努力了很长时间,在英语是母语和官方语言的外国人眼里,依旧只能算是英语还不错的非母语者。
我这次真的很明显可以体会到自己的差距。专业英语,长时间快速大量的信息量之下,我因为对英语官方论调的不够熟悉,加上还需要在脑海里进行一下英译汉,一开始真的头痛,已经进行到C和D,我还在翻译理解A和B。听十个小时中文培训都会开小差,十个小时不能自然听懂的英语,突然让最近学习有点成就感的自己,残酷地发现,我如果想要在国外工作,实力还远不够。
2.提高英语,一定要想办法逼自己跳过脑海中的翻译过程,不管它有多短暂,强制自己像母语一样,直接听懂并做出反应。
我大概是第三天开始逐渐发现,自己集中注意力,听清楚每一个单词,不要过多反应和停留,刻意忽视翻译的本能,其实也可以听懂,而且效率和准确率瞬间大幅提高。
口语也是,想要流畅回答别人,就不应该打中文腹稿。思索的过程都应该直接用英语。
这种语感,反应和思维方式,大概也只能是硬练。
3.学语言,最重要的还是语言环境。
没有留学经验的我,现在能明白在国外工作学习的大环境,多么催人奋进。
我每次出去出差回来,英语都能达到自己目前的小高峰水平。然而回国停滞一段时间,就会回落。在出差那个环境下,不强迫自己提高英语水平,是绝对不行的。
压力也是动力,激发了潜质,最重要的是,你会潜移默化,不自觉积累正确的语感,加强英语的“脱口而出”能力。
4.口语,先完成,再完美。
我做presentation的时候,用了最笨的方法,写下草稿。
提示草稿主次分明,保证快速查阅得到。熟练的部分,只写关键词。不熟悉的部分,全部写下来。虽然会有生硬的不自然的书面语,但是总好过毫无准备一顿乱说——咱们中文发言临场发挥还要考验能力,英文还是别高估自己制造多余困难的好。
多读几遍,保证看一眼就足以提示卡壳的自己继续说下去。实在背不下来,至少要读通顺,不能读都读得磕磕绊绊。写得再好,也不会给别人好印象的。
5.虽然有弱势,但也要学会‘扬长避短’。
我不管语言还是经验都差一起培训的领导们一大截,所以自知缺点。一定要机智地“扬长”。
语言保证没错误,通顺流畅,让所有人都听懂。
语言能力不足以支撑自己写得很专业简洁地道,不能提纲挈领高度总结概括,那就走轻松地讲故事路线,多用例子,反转,反问,比喻,让这个苍白单薄的内容,变得更生动吸引人。我虽然不是最有干货的人,但是大家给我的反应和评价都很好。因为我讲了个故事,浅入深出,最后还引用了一个特别切题的电影台词,简短有力收了尾,意犹未尽留白。
每个人都听懂也听进去了,还不觉得无聊。对目前我的实力来说,就足够了。
这只是我这次巴基斯坦和迪拜三地出行一个小小的感悟。
过几天准备努力好好写攻略和我眼中的风土人情。请大家等等我,小冒超负荷工作,废寝忘食体验异国生活,红眼航班落地就回去工作了。现在头晕眼花只能分享简单的内容。
这次感受特别多,准备素材也不少,值得期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