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要用文学奖项来标定、或用好坏二字来衡量残雪的作品,似乎都是表面化的。残雪的文字,就是她特立独行的标签;残雪的风格,就是她领异标新的旗帜。
因为评价她是“中国的卡夫卡”,所以我偶然翻开了她的短篇小说集。但我读完后觉得,用卡夫卡来类比她实际上也是不公平的。如果读过卡夫卡,又读残雪的作品,你就会发现,没有人能和她的文字风格混淆。或者说,无论拿多少本“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先锋文学”等等标签的作品一起盲读,你也很容易辨认,哪本是残雪写的。
①天真童稚的视角,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奇幻莫测的造境
读她的作品,有时候似乎回归到儿童的视角和思维,天马行空,任性而为,奇幻莫测,有一种独特的内在节奏感。体会她的作品,适合抛开所有纷繁芜杂的外壳,只以纯净的童稚之心沉浸进去,让想象生出翅膀与她的思维一同飞扬。让文字回归文字,让心灵回归纯真。在淳朴直白的诘问下,刺破世故的迂回曲折,甚至能让光亮更加光亮,让晦涩更加晦涩。如此,才能跟随她一起在那些奇幻的世界中捕获最神秘的意象、最美丽的梦境、最暗黑的呐喊、以及最深刻的本源。
《秘史》这篇小说的核,就是“我”(卓山)、赫爸爸、一新、金樱子小姐、孔雀公主围绕“金孔雀”展开一番探索——金孔雀在哪里?金孔雀是谁?金孔雀真的存在吗?金孔雀代表什么意蕴呢?
一只未知的,神秘莫测的鸟儿,突然闯入人的世界,这在常人的现实生活中是无法想象的。可是,它来了,进入了卓山等人的生活。一个隐藏哲理的事件就在这个富于创造性的假设下展开。一个梦境般的玄幻空间看似虚无荒诞,其实是人的内心深处隐秘的理想或追求。
也许阅读《秘史》时思维是跳跃的,然而阅读体验绝不是沉闷乏味的。也许上一刻你正在思考精神世界演进的严肃问题,下一刻你就被荒诞而妙趣横生的想象引得莞尔一笑。
② 悬疑式的情节推进,带来推理风的阅读趣味,引发一个又一个的悬念,让读者沉浸式参与剧情。
在整篇文章中,作者借用赫爸爸的口吻,似乎轻描淡写就抖漏出了这样一种观点,“该享受就享受”,享受工作就是享受生活,而这就是人生最高境界。
那么,金孔雀、秘史和这个观点又有什么内在联系呢?甚至,卓山、赫爸爸、一新、金樱子小姐、孔雀公主他们之间又是凭藉什么和金孔雀链接在一起呢?小说的篇名为什么叫《秘史》呢?作者似乎埋下了很多迷惑人的线头,等待聪明的读者跟着她的想象一起去拆解。
故事叙述节奏的改变,出现在赫爸爸开店第二年,“我”生了一场重病,从医院回来后很久没有出门。就在这时候,赫爸爸带着花来看“我”,让“我”感激涕零。赫爸爸为了金孔雀殚精竭虑,一新也为了金孔雀,处心积虑地想来接近“我”和赫爸爸。就这样,金孔雀仿佛蒙着神秘的面纱,在读者的视野之后若隐若现。
关于金孔雀的一切,并不是由作者平铺直叙地介绍的,而是像一场扑朔迷离的悬疑案件,被读者一点一点找出了蛛丝马迹。赫爸爸是养金孔雀的人,他完美、有爱心,带给人欢乐、愉悦和放松——但是他把金孔雀养在哪里呢?一新,是追逐金孔雀的人,他对这个幸运之鸟充满好奇心,特别想通过赫爸爸和卓山找到金孔雀——但是他最终找到了吗?小南是关注金孔雀八卦的吃瓜群众,因为卓山没有提供八卦的内幕而愤然离去——他又是凭什么认定卓山一定知道点内幕呢?
金樱子小姐的情人,是赫爸爸的鸟儿。失去了金孔雀的她脸色苍白,但是当她在“岛”咖啡看见了卓山之后,微微一笑,赫爸爸说她又看见了它,于是她恢复了神采。孔雀公主是赫爸爸给卓山安排的女朋友,为什么不安排美丽的人类女子,而是安排孔雀公主呢?孔雀公主也在寻找金孔雀呢!顺藤摸瓜阅读到这里,似乎一部分答案已经昭然若揭了。
但是,金孔雀到底在哪里呢?岛咖啡店难道就是鸟儿的巢?卖鸟的小贩真正见过金孔雀吗?
当卓山询问宠物市场的小贩时,小贩关于金孔雀的话说得很有哲理,不仅治愈了卓山,并且也给金孔雀的踪影埋下了草线灰蛇的伏笔。
我问小贩有没有见过金孔雀,小贩扫了我一眼,高傲地回答说,他这两只就是金孔雀。他还说动物也像人一样不可貌相,丑小鸭还可以变天鹅呢。当小贩说话时,我突然感到一股暖流在胸中涌动。我想起了赫爸爸,此刻我感到他是我的亲人,比亲人还亲。为什么小贩一说这种话,我心里就会升起对赫爸爸的爱?
赫爸爸为鸟儿们耗尽心血。赫爸爸似乎是鸟儿们的精神领袖。赫爸爸甚至在孵孔雀蛋。赫爸爸在“岛”殿堂里闪闪发光……可是宠物市场卖鸟的小贩,他难道也见过金孔雀,或者他和金孔雀也有某种神秘的联系?原来,金孔雀也并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呢!
③也许,我们都需要一个“岛”,可以是“岛”咖啡,也可以是“岛”书吧,或者“岛”茶室。
赫爸爸在晶街经营一家名叫“岛”的咖啡店,“我”称他为“完美的男子”。咖啡店聚集了很多年轻人。赫爸爸把开咖啡店当成他唯一的娱乐。也把这种理念传播给来这里的年轻人。
“该享受就享受。”他说,“一边工作一边享受是最高境界。”他这样一说我心里就想,他是能够影响别人的那种人。瞧他的笑容,那种深深理解的目光……
“岛”就是鸟的巢穴,赫爸爸日日夜夜维护这片精神家园,这里有鸟的羽毛、鸟的气味、鸟的爱情、鸟的生机等等。一系列朦胧晦涩的氛围,至始至终氤氲在“岛”咖啡店。
原来这些不时来“岛”栖息的鸟儿们,也历经生老病死,爱恨得失;金孔雀与他们也若即若离。但是有方向就有希望,继续追寻理想,生活才有阳光。连卖鸟的小贩都说,人不可貌相,丑小鸭还可以变天鹅呢,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与卓山在“岛”咖啡馆产生交集的两位女子,也渐渐泄露出了金孔雀的讯息。原本失恋的金樱子脸色惨白,但她在见到金孔雀后重新青春勃发了。孔雀公主原本应是金孔雀的同类,她被赫爸爸介绍给卓山当女朋友,发现卓山已经不太熟悉鸟儿的气味,很失望。
小说读到此时,关于金孔雀的疑惑还是没有完全被破解。
在夜间的街边,有妇女在为她的婴儿收魂,也许赫爸爸也是守在“岛”咖啡店,在为鸟儿们收魂?当孔雀公主发现卓山不习惯羽毛的气味后,对昏昏欲睡的卓山尖叫:“我绝不罢休!!”——孔雀公主想要达成什么目的?当孔雀公主让卓山用二齿锄挖皮匠街的老围墙时,他为什么不想挖?公主为什么发怒?当疯狂的二齿锄挖坍塌了老围墙,浓烈的鸟毛味道袭来,却让卓山终于感知到了周围站满的巨型大鸟——是金孔雀吗?
金孔雀的虚虚实实不仅使剧中人疑惑,也使得读者感到云山雾罩,不得不朝向纵深思考。这只常人很难接近的高傲的金孔雀,似乎并不是实体。它并不发情,当它开屏的时候最美,能发出金色的火球,比阳光耀眼。金孔雀成为人们突破世俗感情的介质,甚至失去了它会使人们失去精神支柱。一新甚至认为金孔雀就是“我”变的。而“我”认为赫爸爸也可能是金孔雀。最后,孔雀公主只要一想起赫爸爸的鸟儿,就变成了它。孔雀公主还说,一新也是它,卓山如果感到幸福,也能看见它。卖鸟的小贩也可以接近它。
当卓山勇敢地破除了陈旧的老围墙——那些原本就等待拆迁的老围墙,虽然换来满身灰尘,却好像更加接近了幸福的味道。他的浑身越来越热,空气越来越暖,终于摸到了尾巴,羽毛的味道多么好闻,多么贴心!甚至连情绪也发酵到最高潮:当鸟儿的气味包围了卓山,他快乐得全身一阵阵颤抖。
呵!也许我们都曾经是一只鸟,或者我们的精神世界中都有一只鸟。
于是,我确定,我也发现了金孔雀,任何幸福的人都可以拥有金孔雀,或者说他们自己就是自己的金孔雀。我们天生具有幸福的可能性,只要我们敢于尝试,金孔雀就会出现。
于是,卓山痊愈后的彻悟,一番奇诡的际遇投射着金孔雀;一新的扫帚就是他自己的金孔雀;金樱子和孔雀公主找到了她们的幸福也找到了金孔雀——只要一想起赫爸爸的鸟儿,他们全都马上变成了它,都笼罩着幸福的感觉,成为这一带最强壮的人。而“我”的家,也成了靠近一个巨大鸟巢的外围建筑。
我好像明白了金孔雀的意象,也明白了老围墙的隐喻,明白享受生活才是金光闪闪的所在;忍耐地活着,即使不是身体有病都是精神沉睡在晦暗苍白的洞穴里。也许,我们时不时需要像金樱子一样找到一个“岛”,恢复生命的元气;也许,我们需要像孔雀公主一样,即使事情脱离预期,也不要轻易罢休,无畏地与老围墙开战,哪怕灰头土脸,才能被幸福的巨鸟包围;也许,我们还在追寻金孔雀的荆棘丛林,像一新一样沉迷于扫帚,但是这原本就荒诞的现实世界,谁敢说扫帚不能变成金孔雀呢?
不管它是不是残酷现实里的暗黑童话,只要心怀希望,生活就会热气腾腾。不管人们贫富、贵贱、美丑、老幼,只要悉心去寻找,去享受工作和生活,去破除藩篱,去大胆尝试,就可以有巨大的幸运之鸟——金孔雀包围在周围。哪怕你只是一个宠物市场的小贩,哪怕你的金孔雀只是一把扫帚,哪怕你现在还没有找到自己的那一只,别急,别放弃,慢慢来,你会熟悉幸福的羽毛是那样一种味道。
④关于《秘史》的阅读体验
喜欢的人,往往各种溢美之辞;批判的人,则长篇大论各种不合规则。
“艺术”修饰的内容往往是“天空”是“创造”,而不是法律的条款和合同的规则;小说阅读的初心,是获得不同于公文的阅读体验;在阅读中领悟释疑的乐趣,远远高于填鸭式的剧透。哪怕京剧被视为国粹,也得有越剧、黄梅戏、豫剧、川剧、粤剧一干戏种百花齐放。所以单一性、排他性,其实是背离艺术创造宗旨的刻板陋习;而包容性,才能给艺术提供无限可能的阔大舞台。
阅读残雪的小说,过程中的体验并不是一马平川,全程充满了猜测和疑窦,但也因此充满了趣味和挑战。
当你开始阅读《秘史》,你将会不知不觉成为一名侦探,然而这不是普通的侦探,是一名对细节、神秘、荒诞、隐喻痴迷的侦探。你会忍不住将自己也融汇其中,就像欣赏一幅印象派抽象画,或者一幅大写意的中国画,给你的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驰骋天地。
曾有专家评论残雪的小说读起来一片茫然,找不到情绪性的方向,没有确切的完整的情节;甚至阅读过程中,读者始终处于一种读解象征的猜谜状态,很累,但却仍然无法穿透。
我想,一幅抽象画和一幅静物素描之间,一幅泼墨大写意和一幅工笔花鸟画之间,形式截然不同,受众也有差异,但我相信,带给观者强烈的艺术体验的作品,必然各有优势,各有胜场。
残雪曾经说:“我已经感觉到了,我要写的东西不在大家公认的这个世界里。……我两眼茫茫,但我内心跃跃欲试。通过不懈的、有点神秘的写作,我的信心一天比一天地增强——它在地平线之外,我的有限的视力看不到的地方;它在深而又深的,属于灵魂的黑洞洞的处所;它在世俗之上,虚无之下的中间地带。……这一点,作者感到了,读者也一定可以感到。就这样怀着这种似乎无缘无故的模糊信念,我一篇又一篇地写下去了。”
如果把残雪的小说比作神秘、荒诞的文字雕塑,那么不同的读者进入迷宫地路径依然不同,寻宝的体验必定有差异,在未知的阅读历程中,不时收获神秘的惊喜,难道不正是具有创造性的文字馈赠于我们的金孔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