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写作,定下题目后的动笔,一开始是极为顺畅的。慢慢的,思绪便卡了。拖了很久,磕磕巴巴地结了尾,却沉默地看着自己的作品。久而久之,便不爱,亦不愿写了。
今晚看了十六讲的第一讲,里面写着“评论员需要养成自虐的习惯”,换到写作上面,是共通的。那么,自虐什么?不能听从于自己的懒性和所谓的兴趣,既然写,即使题材不符合心意,写到一半发现写不下去了,也要“自虐”,克服阻碍和惰性,把文章写完。
写作,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要多读书,阅读不同领域的作品,读有挑战性的书,不能在舒适区和温暖区徘徊。读到好的地方,可以收集起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同时,不要独自冥想,多去和别人对话,谈论自己的想法,听听别人的想法和自己是相同还是相反,从多个角度辩证。这可以帮我们意识到局限,避免走向思考的极端。
碎片化的社会让我们接受到更多零散的信息,也削弱了我们思考的能力。往往一看就过,并不会就此驻足,细细思考,寻找信息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