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7

领悟经典 传承文化

亲子共读《论语》157/366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说:“可以和他谈的话但没有与他谈,这是错失了人才;不可与他谈及却与他谈了,这是说错了话。聪明的人不错过人才,也不说错话。”


在这里孔子谈到了两个概念,一个是“失人”,一个是“失言”。孔子认为,应该给某人说的话却没有给他说,就是对不起这个人,是失人;而不该给某人说的话却给他说了,这是看错了听话对象,是失言。不论是失人还是失言,都是没有看清说话的对象。


在现代社会中,说话已经成为一种艺术,不仅要看场合、看时机,也要看对象。在日常生活中和他人交谈,即便是很亲近的朋友也要注意这一点。比如你有两个朋友,一个性格开朗,胸襟开阔;一个小肚鸡肠,好斤斤计较。他们两个在同一件事情上都做得不对,你作为朋友,按理说是有责任纠正他们的行为的,但是具体到每个人的身上,情况并不一样。


对第一个人而言,你可以直言不讳地告诉他错在哪里,该怎么做,他心里不会产生不快,还会很感激你,你这样做就是不失人。对第二个人你就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因为他很可能会因为你的一句话而生气,这会影响你们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失言。


在社会中生存,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一定要认清与你交往的对象,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否则,不仅会失人,还会失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