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式学习——唯一有效的学习法
两个刻苦学习的故事
曾听过两个刻苦学习的故事。
一个是小学校长讲的。说一个学习模范,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时,会将白天所学的知识像过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一遍。另一个是一个高中女同学讲的。在县城读高中时,有个从省会转来的女同学坐我后面,和我挺聊得来,一次午饭后闲聊,她瞪着忽闪的眼睛神秘兮兮地对我说:“我发现你们这里的人都挺用功的,李晓菁每天晚上宿舍熄灯后还在被窝里打手电学习……”
这两个故事——实际上对我来说也说不上故事,就是两件有印象的往事——我当时都没有多想,下意识里感觉无非是两个差不多的刻苦学习的故事。但自从产生写作此书的念头后,这两件往事的细节突然变得异常鲜明起来,并且我意识到这两个看似差不多的——姑且称之为——故事,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故事——一个是用正确方法学习的故事,一个是用错误方法学习的故事。
我记得校长是在一次早操结束后讲的这个故事,讲到“过电影”三个字时他还不自禁地咧了下嘴角,略微变了调门,似乎是对这个学习模范——好像是考了全市第一什么的之后在媒体上介绍学习经验,大概是校长从报刊或电视上看来的——这种“闭着眼睛学习”的巧妙感到有些稀奇。20 世纪 90 年代的农村小学校长学历并不高,想必他并不理解这背后的学习原理,着意强调的只是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但回头想来,这个学习模范给我们的关键启示其实不是刻苦,而是正确的学习方法——输出式学习。刻苦的人其实很多,但能学习成功的仅仅是少数学习方法正确的人。比如那位打手电学习的高中女同学,不可谓不刻苦,但她恐怕一直在用低效、错误的方法学习——打手电说明什么,说明在对大脑输入信息。在这种没有输入条件的情况下她还在创造条件输入,白天更可想而知了,她对学习的理解恐怕就是将知识不停地输入大脑。事实上她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都是中游而已,后来似乎考了个武汉的二本大学。
其实留心观察一下,我们会发现那些尖子生往往并不是班里最刻苦的。现在回想一下我高中时代的尖子生,他们给人的感觉是比较自律、有节奏——每天也会早早到教室,课堂上也认真学习,课间则会出去逛逛,放学了就走了,夏天时也正常午休,晚上熄灯后也便睡觉了,有的爱好打篮球的也没少打……反正至少表面上看,他们在学习时间上并没有一副多么拼命的样子。看上去最刻苦的倒是一些中游乃至下游的同学,往往表现出一副“拼命挤出最后一滴水”的架势,比如熄灯后打着手电看书——其实高中时我还亲眼见过有些学生在宿舍熄灯后借着厕所的灯光在学习。
现在想来,二者学习成绩的差异,其实不在于刻苦程度,也不在于智力差异,而在于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因为方法的不同,在课堂里花费同样的时间学习,两者的学习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另外,在课堂之外,其实两者都有努力,只是前者的努力只有自己知道,在外人看来轻松从容的背后,我相信走在路上、晚上躺在床上时在头脑中“过电影”的人有不少。而后者的努力往往被人所看见,比如打手电学习、为节约时间把饭带到教室、课间或放学后“耗”在教室不出去……现在我敢说,只要看到两种努力方式,前者大概率是尖子生,后者大概率并非尖子生。可惜的是,我上学阶段从未仔细琢磨过这两件事,没能领悟这一点。
实际上,在脑海中回顾、梳理知识,正是最典型的输出式学习法。输出式学习,可以说正是所有尖子生的秘密武器。这些人表面上似乎没多么努力,但是走路时、坐车时、晚上躺在床上时人家就在不动声色地进行一种高效学习。而同样坐在教室里学习一节课,因为他运用了输出式学习(比如提前做了预习,是带着自己的理解构架、节奏、疑问在学习;记笔记时是一种总结式、关键词式记法,而非机械地抄录),可能他一节课的学习效果相当于别人三节课,无怪乎人家看起来“轻松”了——其实他大脑的活动量更大,因此更累。总之,所谓的勤奋,应该是大脑的勤奋,而非身体的勤奋。有些学生看起来很勤奋,拼命挤出时间板板正正坐在书桌前,甚至晚上熬夜坐在书桌前,身体很辛苦,脑子却没怎么动,因此学习是低效乃至无效的;而尖子生的勤奋则是不动声色地勤奋在了脑子上,身体看似轻松,大脑却不停地在动——学习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只有自己心里有数的在大脑里悄悄进行的一件事。输出式学习,一言以蔽之,即脑子动起来的学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