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阴。
阅读书目:《给四月的信----我们如何知道》。
作者:艾伦·麦克法兰,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作家与电视节目制作人,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英国皇家历史学会研究员,剑桥大学康河计划项目理事长。近年来,麦克法兰教授十余次来中国考察,同时也通过文献研究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做了深刻的分析,而这本书是他特别写给中国年轻人的信笺。
金句:
1.在扣人心弦的变革中,生活是一门独特的学问。
2.人创造工具,是人力朝向无垠的拓展。人既然能够创造出功能强大的电脑,也一定能够学会运用。
3.理解真相的变幻无常和“事实”被构建的本质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我们必须要经历大的转折才能看清,那些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何变得不再无懈可击。
4.如果你怀有梦想并将梦想付诸实践,那么就能得偿所愿。
5.如果你明白自己认为困难的事情,对别人来说也很困难,但你可以通过持续努力的工作,采用乐天与平衡的方式克服这些困难,然后幸福地生活。
6.智慧当然重要,“智慧解剖刀”需要磨砺,但比智慧更重要的,也许是人性根本处那些柔软的事物,比如人类的梦想、好奇心、爱和坚韧等,这些才是创造智慧的原动力。
记录与感悟:本书讲述的是我们如何借助工具把握“知道”的本质,如何从“知”的过程中拥有“道”。这本书以时间为主轴,把人类历史分为神话时期、轴心时期、科学时期和后现代时期,边讲道理边回答关于“知道”的问题。这些道理,与其说是作者写给四月和他的中国朋友的,不如说是写给所有年轻人的,同时也是作者本人对人生、对世界、对未来的一种表白。
一、我们如何认识人生与世界?
作者麦克法兰教授在开篇之初就指出:知识源于事实。但是只追寻“事实的真相”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可以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看到的事情。考古学家揭示一个消失的文明,科学家用试验证明事实的正确性,在这个过程中,其实除了收集事实,我们也在“构建事实”,在不断的假设推测中找到我们要选择的正确的那个。
认识人生和世界观的方法多种多样,阅历无疑是一个最直接最简单最理想的选项。我们把阅历拆开了看,“阅"就是阅读,"历"是游历行走,再往下拆解,"阅"是有质量的信息索取,"历"是有质量的人际沟通交往,阅历的意思就是,有质量的信息量索取和有质量的人际沟通交往两者相加,才能构成一个不断成长、心智健全的自然人。
那么,如何认识人生与世界呢?在本书中,大概介绍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理论构建事实,记录也是构建事实的一种方式;二是真相的变幻无常和“事实”被构建的本质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三是如何认识世界观和范式;四是世界观和范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我们如何认识过去与当下的社会?
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知识的积累突飞猛进,传播知识的方式也早已发生了多次颠覆性的改变。但是,无论是着重描摹世界的文字语言,还是多次改变世界的技术革命,这些所有的方法都是我们的“智慧解剖刀”,即可以用来用来解剖外在的物质世界,也可以用来解剖内在的心灵世界。所谓的解剖物质世界,也就是运用我们已有的知识与技术,一层一层分解认识我们当下的社会。而解剖心灵世界的意思,就是运用人类的智慧,认识以及适应新的社会和新的生活方式,但是也不能忘记人性根本处的某些柔软却坚韧的东西,比如梦想、好奇心、爱和坚持等,因为这些也是创造智慧的原动力。
正如《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中讲的这样: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他的意思是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驱使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为有时候比有为更有用。而对于人类而言,智慧固然很重要,但有些善良的天性才是推动智慧发展的原动力,只有保持初心,守得初心,才能不忘根本,还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那么,如何认识过去与当下的社会呢?在本书中,大概介绍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字系统的出现引发了人类世界观的第一次重大变革;二是知识传播方式在不断改变,互联网变得越来越重要;三是我们正处在科学与技术的时代,科学革命对时代的影响深远;四是西方历史上的几次世界观的巨大转变,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我们如何认识未来的世界?
在本书中,麦克法兰教授介绍了一组骇人听闻的数据:我们现在的电脑拥有相当于一个老鼠大脑的能力,而到了2025年左右,电脑就可以与人类大脑具有等同的能力,预计到2050年左右,一台电脑拥有的能力将相当于地球上所有人类大脑的能力的总和。按照这个判断,未来社会电脑主宰人脑也许会成为现实,就像李尚龙在他的《刺》一书中描写的那样,人脑里装上芯片,可以随心所欲地删除自己不喜欢的记忆,屏蔽不喜欢的人和不想接受的信号,若是受惩罚还会遭到“关闭系统三日”的惩罚,也就是相当于脑子里的芯片被抽掉,也就是关禁闭,失去了所有与别人互联的机会,不能与别人交流,看见的全是空白,听见的全是忙音,而且随着互相屏蔽时间越来越长,记忆也会从云端被逐渐清除,直至全部被遗忘。
这样看来,人与电脑并无两样,或者说人类就是一台行走的电脑。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再先进的电脑,再厉害的人工智能,那也是人类大脑的发明,是人类大脑创造的工具。我们既然能创造出它们,也一定能够很好地运用它们。
那么,我们如何认识未来的世界呢?在本书中,大概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动因有四个,分别是经济、政治、社会领域以及宗教与意识形态;二是在加速变革的今天,变革的速度与维度呈指数式变化,中国是变革最剧烈最激荡的国家之一。
世界观是受所处的环境限制的,我们身处一个飞速变化的世界,对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知识体系被不断的构建。无论是文字语言,还是技术革命,不断的改变着我们认识世界的广度和深度,也因此对我们的世界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然则,善良的天性才是推动智慧发展的原动力,更多的认识世界,却更应坚守本心,拥抱变化,以赤诚之心去创造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