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买单的人?
在解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之前,我想先讲一个小故事。
之前我有在超市做收银员的工作经历,这个岗位除了收款,还有一个面销的工作内容,就是在结算的时候,面对面的对客户推销,商品种类繁多,比如特价的洗洁精,打折的啤酒,当季的水果等等。
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也掌握了一些小的窍门,例如跟买菜的阿姨说,这是特价的洗洁精,原价多少,现价多少,很便宜。
又或者遇到有购买酒类商品的顾客,我就会说,现在这种啤酒有换购打折,五百毫升四罐只需要再加九块九。
掌握了顾客群体的需求心理,我的面销工作做的还蛮有成效,但是唯独有一样商品让我犯了难。
这个东西就是罐装的爆米花,一个圆圆的透明塑料罐装,有两种口味原味和焦糖,它被放在收银台面销的原因,是因为它是滞销品。
六百克十五块钱,比起它的同类产品,塑料简装袋的,八百克才十二块钱。
应该针对什么样的人推销爆米花呢?我觉得应该有两个,一个是跟家长来的孩子,一个是购买零食的小情侣。
但是在我试着对他们推销的时候,却发现效果并不好。
开始我认为这是正常的,毕竟是滞销品嘛,但是一周的面销统计单上,我惊讶的发现跟我同组的张姐卖出去了一百七十多个,而我却不足十个。
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我很好奇,在后来的工作中便留意观察,同样张姐推销的群体一样是带孩子的家长和小情侣。
但是她针对推销的对象却跟我恰恰相反,孩子和家长的组合里她选择了家长,情侣组合里她选择了男生。
家长带着孩子来购物,只要不是太小的孩子,家长一般都会选择让孩子持有主动权,把购物车的东西放到收款台,或者说往购物袋里装东西,孩子们往往也很高兴帮这样的忙,在与收银员这样一个相对陌生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孩子会觉得这是一种成长,是家人给予的信任,这个时候我向孩子推销爆米花,他的下意识反应是拒绝的,并不是他真的不想要,而是他不愿意因为一罐爆米花破坏他长大了的形象.
而张姐总是把推销的对象指向家长,她先夸赞孩子懂事会帮忙了,这样的观点构成了三个人之间的共同认知,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然后顺势说这么乖的孩子买个爆米花奖励他一下吧,这时候父母往往会假意询问一下孩子的意见,你想不想吃之类的,但是,此刻爆米花已经从单纯的商品角色变成了一个奖品,哪个孩子会拒接给自己的奖品呢。
同样购物的小情侣,向女生推销时,她会关心这个商品的质量、价格等等因素,而男生却乐意花点小钱达到哄一哄女朋友的目的,当爆米花变成一份代表甜蜜蜜的礼物时,女生笑着接受的同时也就不在意到底值不值这个价格。
通过爆米花事件我收获了一个经验,认清谁是买单的人非常重要。
在现在的工作中也一样,在写文章之前我总会自问一句,看我文章的人愿意为我的文章买单吗?
我有没有触碰到他的痛点,有没有将我们的产品包上他能接受的外壳。找对买单的人,我们才可以有针对性的去沟通,比如关注效率的,就介绍我们施工队伍的高效,注重品质的,就讲解我们量身定制的方案,跟随时尚的,就展示我们与时俱进的研发团队,忧虑售后的,就提供我们周到的后续服务。
我们常说客户只愿意为他的所需买单!而找准买单的人,才能更好理解他的所需是什么。
点评:
在任何一个销售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强调寻找‘核心’。
“在购买是你可以使用任何语言,但在销售时,你必须使用购买者的语言。”----玛格丽特·斯佩林斯
寻找到真正的‘核心’,你才能了解如何与之有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