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喜欢过元宵节,多半是因为灯盏。
每年的元宵节表哥都要来接我,到姥姥家看花灯,端灯盏。
舅妈用她的巧手把面团捏成各种好看的造型,在荷花的花瓣处涂上粉红好比在飞龙的头部点上眼睛,用食用油放进花灯的凹槽里,再插入一段棉线做灯芯。每当花灯点燃的时候,夜色中的万物就好像活了起来,你看,一条大鲤鱼在摇头摆尾,一只大公鸡在引颈高歌,一只大肥猪憨厚可爱,一朵荷花姑娘也摇曳着蝉翼般的裙摆。
舅妈家有四个小孩,三个男孩一个女孩,当然优先权属于女孩,我们五个每人分得一盏花灯,用双手捧着送到门墩的两旁。在走路的过程中,风轻轻吹动火苗,小小的橘红的火苗就在风中摇曳,特别好看。
我们也常常挑着一盏纸质的花灯在街上闲逛,有时候是圆圆的红灯笼,有时候是可爱的小动物形状。那时候的纸灯笼大部分是可以折叠的,一方小小的纸一拉就变成了花灯,像变魔术一样。一截小小的蜡烛在灯笼里面点燃,就可以高高兴兴地出门了。那时候我们都走得小心翼翼,你看,邻家那个调皮的男娃因为走得太快,蜡烛把灯笼点燃,正在哭鼻子呢!
在大街上可真热闹呀!除了地上游走的灯盏,天上的烟花更加漂亮,随着嗖的一声,一个光团窜上半空,然后摇身一变成了五颜六色的烟花,就好像是无数颗闪亮的星星。
看完烟花回到家里,灯盏里的油刚好燃尽,我们最开心的是灯中的油燃尽之后,我们可以大快朵颐,要知道我们小孩子灯盏不仅爱它美丽的外表,更垂涎欲滴花馍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