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而成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而应,智之动也;智与物接,而好憎生焉;好憎成形,而智出于外,不能反己,而天理灭矣。是故,圣人不以人易天,外与物化而内不失情,故通于道者,反于清静,空于物者,终于无为。以恬养智,以漠合神,即乎无垠。循天者,与道游也;随人者,与俗交也;故圣人不以事滑天,不以欲乱情,不谋而当,不言而信,不虑而得,不为而成。
——《通玄真经》摘录
故诗曰:
人生好静是天性,感物而动损天性。
智与物接生好憎,不能守中天理灭。
圣人爱天胜爱人,不因人情变天性。
随顺天性守清静,不被物惑尚无为。
以恬养智无物染,以漠合神达无穷。
爱天敬天循天道,天道通达处处顺。
不谋而当不言信,不虑而得不为成。
人乃四大之一大,劳碌原非人天性。
放下偏见观自性,清静圣虚真如神。
识破物质虚幻性,不做物奴享天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