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个小学家长群里,大家交流起来孩子的课外阅读,就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有个妈妈在群里道出了自己的困惑:
“我儿子阅读速度非常快,读本的每个字都认识。但要命的是,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他经常说不清楚自己读过什么。文本的主旨、脉络,甚至人物线之类或大或小的问题,通通是语焉不详。但确实又是花了很多时间在阅读上的,真的让人搞不懂他在读什么……”
一段话打出来,竟引来好多本来在“潜水”的爸妈出来附和。
原来,孩子读不懂,读过的内容很快就忘记,真的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了!
后来,一位孩子在美国小学读书的家长出来解惑。
她说,美国小学生一年的平均阅读量超过100万字,孩子刚从国内入读美小的时候也经历了极其痛苦的过程:
每个字词都认识,就算不认识也能查,但老师布置的阅读理解错误率还是很高,经常要做的读书笔记也不知道写什么。
后来和班上的老师沟通下来才明白,因为想快速融入美国的学习环境,于是在孩子启蒙阶段,他过于强调“认字”和“英文的正确读音”,却忽略了精读的训练。
从而造成孩子在阅读中养成了逐字认读的习惯,而无法掌握全篇文章的脉络。
简而言之,就是无效阅读。
从上面的小案例,我们看到了提到一个很重要的词——精读。我们往往注重孩子的阅读速度和效率,却忽视了精读才是小学乃至未来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阅读方法。
要如何做到“精读”?这里不得不提到“整本阅读”,即孩子一学期要读完几本完整的大部头。
“精”到什么程度?这里列举了几个普遍涉及的问题:
作者想传达什么信息,其写作目的是什么?
文章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包括历史、社会、文化……)?
本文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比如:明喻、暗喻……),其作用是什么?
文中主要的人物关系、性格特点,以及故事的主线、支线脉络是怎样的?
……
总之一本书读下来,书页上各种笔记便签,甚至可能还有自己画的思维导图或是根据文章创作的绘画,都算是精读的“基本操作”了。
然而,对于很多家长而言,常常会忽视孩子所阅读书籍的作者经历、写作目的、社会历史等等背景信息。
要问身边孩子,大多都能答上一两本最喜欢的小说,比如《海底两万里》《了不起的盖茨比》之类的经典著作,但一问到作者及其更详细一些的信息,就答不上来了。
要知道,一本值得读的优秀小说,通常不是为了娱乐写就,而是带有表达作者思想的需求,这些都和其社会环境、成长经验密不可分。
而若观察那些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就会发现他们读书不是建立在对词句的逐个理解上,而是对文化的全面吸收。简单来说,就是对一本书背后的故事挖得多深。
所以,为了避免和解决无效阅读的问题,让孩子真正利用好阅读的宝贵时间来吃透一本书,还是要在阅读的初期就建立精读的意识和习惯。
01 孩子如何精读一本书?
平时孩子阅读时,我们该怎样引导他们对一些重点的书进行精读呢?我们专访了书果星球的专业阅读导师,给我们总结了几点比较有效的阅读流程:
1、选择适合阅读的书
第一,所选图书一定是经典的图书。经典是经历时间的选择和大浪淘沙后留下的精华,在有限的时间内,师生一起阅读的整本书应该是对孩子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经典作品。
第二,适合孩子年龄段。小学低、中、高段适合的读物难度依次不同,小学低段可以选择一些图文并茂的绘本,中段可以阅读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高段可以从优秀小说和人物传记入手。这些书目的选择首先要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综合考虑文学性、艺术性、思想性、趣味性等标准。
第三,结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书目,选择课标推荐的、与教材相关联的阅读内容,有利于使孩子的学科学习与阅读实践相互支持,互动成长。
第四,最好与学校育人特色、文化特色、主题活动、传统节日等相关联,使阅读课程建设成为落实学校育人目标的重要一环。
2、学会提问,深入思考
精读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引导孩子根据文章内容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通常在阅读过程过,会由浅入深地涉及五个能力层面的问题:
“信息提取”:阅读完相应材料之后,能够提取出最基本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等具体信息。
“整合分析”:在信息提取基础上,学生对阅读材料的主旨、事件的详细过程进行整体理解的过程。
“解释说明”: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文本中信息、内容进行的基于理解的解释和说明。
“推理判断”:能够根据文本关键信息和个人经验,对相关问题进行合理推测,或者判断作者的意图,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
“反思评价”:结合一定的价值标准和生活经验对所读文章,作品的形式、内容、价值观以及质量和可靠性等进行的评价和判断。
“创造应用”:在作品的启发下,基于作品部分内容和整个作品所开展的创意性活动,也是对作品内容的迁移和应用。
3、梳理逻辑结构
梳理逻辑结构和论证思路,是精读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为孩子自己着手学术写作打基础的基本功。
一般来说,文章会涉及这四种逻辑结构:因果关系、问题和解决、比较和对比、时间顺序。
当然,课外阅读学会精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要根据孩子当下的阅读水平和阅读层次,有目的、有体系的培养阅读能力。
这期间,涉及到更多专业性的阅读教学方式,并不能在仅靠亲子阅读或语文课就能培养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