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译文:大道像泛滥的河水一样啊,它周流在身边。万物依靠它生存,而它对万物从不干涉,取得成功,却说不出是谁的功劳。养护了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宰,从来不求报偿,可以算是渺小;万物向它归附,而它不自以为主宰,可以算是伟大。由于它不以伟大自居,所以才成其为伟大。
感悟:再次强调“上善若水”。
35.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译文:谁要掌握了大“道”,全国人投靠他。制造而不互相妨害,大家过得平安康泰。音乐与美食,使路人止步。“道”,说出来,它淡得没有味道,看它,看不见,听它,听不到,用它,用不完。
感悟:“道”看不见,听不见,说不明,用不完,这个“道”说的是规律。还有一个真的是没法说的“道”,它是包含一切“有”和“无”的,即不管看不看得到,听不听得到,说不说得清楚,用不用得完,统统是“道”。
3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译文:将要收敛它,暂且扩张它;将要削弱它,暂且增强它;将要废弃它,暂且兴起它;将要夺取它,暂且送给它。这就叫做深沉的预见,柔弱胜刚强。鱼隐藏在深渊之中,国家的有效武器也不轻易展示出来。
感悟:反者道之动。佛学说我们平常人是活在“颠倒梦想”里,就是因为我们为人处世的行为都反了,所以处处是苦。那现在告诉你应该反着来为人处世。其实能反着来为人处事的并不是从另一个极端跑向另一个极端,而是当一个人经历过正面,然后又看到反面,且从反面去行为获得成功,那么其实这个是处在一个更高的位置的,他既看到了正面,又看到了反面,两面的因果,他都能看得到。这个时候他是顺“道”而行的。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译文:“道”经常是无为而没有一件事物不是它所为。侯王若能保有它,万物将自动向他归附。归附了,还要有所作为,我将用“无名之朴”来制止它。“无名之朴”,也不过是制止欲望。制止欲望,走向安静,天下将会自然稳定。
感悟: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专注于耳目口腹之欲的所谓享受,或对名利权情的争夺,这些人的追求方向如此,除非能自我觉察,否则自然没有时间精力能安静下来,静心心观察大自然的规律。心怀天下者,方可取天下。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上德”不把“德”表现在口头上,因此就是有“德”。“下德”死守着“德”的名词,因此就没有“德”。“上德”无为,而无所表现;“下德”有为,而故意表现。“上仁”有所表现,但非故意表现它的“仁”;“上义”有所表现,并故意表现它的“义”;“上礼”有所表现,而得不到回应时,就伸拳掳臂,敌对报复。所以,丧失“道”而后才有“德”,丧失“德”而后有“仁”,丧失“仁”而后有义,丧失“义”而后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的不足,是大乱的开始。所谓先见之明,它是“道”的假象,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足于淳厚,远离虚假,立足朴实远离浮华。所以要舍弃后者,采取前者。
感悟:人同样的活在这个世界,但每一个体内的“灵魂”却生活在道、德、仁、义、礼等这样的不同维度里,“道”为一切的统治,而真正明了它的人却很少很少。“礼”作为末端的产物,却充斥在整个社会里,大多时候它就是一种表面形式。可人们却敢于失“道”,却不敢失“礼”,失礼了就等于埋下了祸端。所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3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至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译文:自古得到“一”的:天得到“一”,因而清明,地得到“一”,因而稳定,神得到“一”,因而神灵,河谷得到“一”,因而充盈,万物得到“一”,因而孳生,候王得到“一”,才可以当国家的首领。——他们都从“一”得到他们所要得到的。天不能保持清明,怕要破裂;地不能保持稳定,怕要震动;神不能保持神灵,怕要绝灭;河谷不能保持充盈,怕要涸竭;万物不能孳生,怕要灭绝;候王失去高贵,怕要失国。所以,贵立足于戝,高立足于下。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穀。这不是贵以戝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追求荣誉就没有荣誉。不想作什么高贵的美玉,普通的顽石。
感悟:“一”是指“道”,即大自然的规律。本章强调万事万物按大自然的规律是自然天成的,不按规律行事则不成。大道至简。其中“神”正是指人的精神,正如心怀天下的人,他是得“一”的,他内心对人事物景没有分别,所以他的神就灵。
4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译文:走向反面,是“道”的运动,柔弱谦下是“道”的功用。天下万物生于“有”,而“有”由“无”产生。
感悟: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大多数人只看到看到见的一面,而看不到“不可见”的一面,所以人们只能按照他看到(表面)的去为人处事(这也是他相信的)。但“不可见”的一面并非不可见,而是要用质朴的心才能看到,“不可见”的那一面就是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可现实中,多数人的心是充满了欲望的,这“欲望”就像一面厚重的墙,挡住了看到“道”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