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时常会发现,尽管有时候我们和朋友的起点相同,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拉大。在《教师成长力》这本书中提出这种差距的产生,往往源于对机会的把握与利用。郝晓东老师提出的“机会泵”概念,为我们揭示了幸福人生背后的秘密——不断创造并利用机会,是拉开人生差距的关键。
我们知道水泵,可以把水从低处泵到高处,而机会泵,能把人生命运从低处泵到高处。幸福的人生,就是不断创造一个个“机会泵”。
“机会泵”的产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经历了捕捉机会、配置机会和实现机会三个阶段。
首先,捕捉机会是起点,它要求我们具备积极主动的态度,增强自身的专业实力,塑造个人品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机会无处不在,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敏锐地捕捉到。只有那些具备足够实力,且时刻准备着的人,才能在机会来临时迅速抓住。例如,我们会抱怨说同样处于教育系统,为什么市区的老师他们手里的奖项却比我们多呢?为什么我们农村的一些活动就没有开展呢?我们会觉得是因为这些活动没有导致我们失去了得奖的机会,试问?开展了?你就一定会获奖吗?研究每次领导发的各种文件,会发现其实也有如社团活动这类,但是每每看到就会觉得这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所以与机会擦肩而过。连一张入场券都没有拿到,又怎么开展之后的角逐?
我同学经常鼓励我说遇到比赛就要参加,不管是什么,参与都是自己成长的一个过程,而我总是徘徊,思前想后,觉得自己去了也是一个炮灰,也是在给别人当垫脚石。放不下面子。
其次,配置机会是过程,它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判断力。在众多的机会面前,我们需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因为选择往往大于努力。一个明智的选择,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而一个错误的选择,则可能让我们陷入困境。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评上高级职称仿佛是职业生涯的尽头,如果评上?是选择开疆拓土,还是等退休?我们镇上的梁树丽老师已早早评上了高级,按说她只要再等四五年等着退休就好,但是她却带着我们一起读书,一直在学习的路上勇猛精进。
对于评职称,我总是潜意识的想着就等着明年利用研究生直接晋级了,想着这样自己可以暂时的躺平一两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所谓的完全躺平,只有不同的选择而已。
最后,实现机会是终点,也是新的起点。即使争取了机会,配置了机会,如果没有实现,机会泵也不会产生。实现机会,它要求我们全力以赴,不被别人影响,不被情绪左右。在实现机会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目标。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及时清零,不被过去的成功或失败所束缚,保持一颗平常心,迎接新的挑战。此外,我们还要勇于走出舒适区,不被惰性所扰。只有不断挑战自己,才能不断突破自己,实现更大的成长和进步。
正如郝晓东老师所说:“很多时候,如果没有背水一战的全力以赴,就可能在某一点止步,机会就很难实现。成功往往需要坚定背水一战的勇气。”因此,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勇敢地站出来,用尽全力去拼搏和奋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更精彩。
最后,我想说,人生的幸运并非偶然,而是由一次次“机会泵”的循环所铸就的。每一次捕捉机会、配置机会和实现机会的过程,都是一次成长和进步的机会。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次机会,用心去把握和利用它,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精彩。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感恩和分享,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智慧传递给更多的人,帮助他们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