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四个有趣的汉字:"长""仁""片"和"仆"。
1."长"字甲骨文像一长发老人,用以表示年长。《甲骨文字典》:"像人长发之形。""长"的本义是"年纪大的"。
(1)与"幼"相对,读作zhang第三声。可引申为"首领""生长""抚养"(如《诗经 小雅 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父亲啊,养活我,母亲啊生了我,抚爱我,扶持我,抚养我,教育我)
(2)读chang第二声时引申为"剩余""多余" 。如黄宗羲《申自然传》:"匡床布被之外,更无长物。"(除了床和铺盖衣服,另外就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了。);还可引申为"高大""长久""经常""长处""专长""擅长"等
2."仁"字金文上部是人,下部是"二",合起来即二人。二人一起不相争,表示和善。这是一种较抽象的造字法。《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徐铉说:"仁者兼爱,故从二。""仁"的本义指"和善"。因"仁"是道德的核心,所以后来引申为"果核中的种子部分"或"可吃部分"现如桃仁、杏仁等。
3."片"字甲骨文像劈开的木片。向左、向右为同一字,后分作"爿"与"片",义仍同。孙海波《甲骨文编》:"古文一字可以反正互写,片、爿当是一字。""片"的本义是"破开的木片"。
4."仆"字甲骨文右上面是辛,辛是古代刑刀;左上面像箕形,箕里小点表示尘土;下面像身附尾饰的人形。整个字像受刑后手捧箕尘从事家务劳动的奴录。《甲骨文字典》:"象身附尾饰,手捧粪箕以执贱役之人。"金文变为左边是人,右边为手捧箕形。"仆"的本义为"奴隶"。由"奴隶"引申为"仆人""驾车的人""驾车"自谦为"我"(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代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我虽然才能低下,也曾在旁听到过长者遗留下来的良好风尚。)
继续关注,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