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票发行术语
企业成立时便有股东和股票,企业股票没有到国家指定的公开市场进行交易,只能私下转让,称为“场外交易”。
如果企业股票需要到公开市场进行交易,简称上市,公开交易股票的市场称为“二级市场”,企业需要按照法定流程办理手续。具体包括:成立股份公司、聘请券商做上市前辅导、股票发行筹备、申报、审核、路演和发行等。
其中券商、承销商、机构投资者和打新投资者在企业上市前的交易形成的市场称为“一级市场”,企业公开上市后的交易形成的市场称为“二级市场”。
设立股份公司可采取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两种形式。
1、发起设立:指发起人购买全部发行的股票。
2、募集设立:指发起人购买部分股票,另一部分股票由特定对你(定向募集)或社会公众(公开募集)购买。
3、路演:公司上市前,在证券发行商的帮助下,企业成员公开演说、演示、推荐股票的行为。企业经营者可以通过路演行为扩大企业的影响力、知名度,同时了解购买的意向,进一步确定发行数量、发行价格等细节。
4、A股:在国内发行上市,以人民币标价并进行交易的股票。
5、S股:尚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A股股票,股票名称前带“S”,涨跌幅为±5%。
如果公司经营连续两年亏损,会在个股前面加上“ST”表示特别处理。
连续三年亏损会再加上“*”,表示退市预警,两者一起使用也被称为“披星戴帽”。
6、再融资:公司上市后,通过配股、增发、发行可转债等方式继续进行股票融资的行为。
7、配股:指公司向原有股东以低于市场增加发行股票的再融资行为。
8、定增:定向增发,指上市公司向特定的对象小范围增加股票发行,从而募集资金的行为。
9、发行可转债:向老股东和新股东发行一种带有认购权债券。可转债=债券+股票认购权。
二、股票交易术语
1、开户:投资人开设帐户。
2、打新:申购新股
3、一手:股票的最小买卖单位,A股市场的一手对应是100股。
4、集合竞价:买卖双方提交的买入和卖出报价。A股集合竞价时间为交易日的:9:15-9:25,以及14:57-15:00。
5、T日:基准交易时间。之后一个交易日为:T+1,之前为T-1。
6、股权登记日:指系统确认股东身份、实施股东权益的日期。
7、分红:
8、估值:对公司价值的评估。
基于估值进行买卖是价值投资的典型做法,通常在企业被低估时买入,在高估时卖出。
常见的估值方法:PE(市盈率法)=每股价格/每股净收益,市盈率的倒数表示投资收效率
PB(市净率法)=每股价格/每股净资产
PS(市销率法)=每股价格/每股销售收入
DCF(现金流折现法)=按照加权资本成本折算的未来各年现金流的当前价值。
10、指数:将特定的股票/债券等,按照一定方式加权计算的数值,以反映市场的整体表现。股市常用大盘来指代指数。类似于用CPI衡量消费品整体价格涨幅。
11、牛市:指数年度涨幅高于20%。特征是:多数股票持续大幅上涨,开户人数剧增,很多人在股市赚到钱,股市是热门话题。
12、熊市:指数年度跌幅大于20%。特征与牛市相反。
13、震荡市:指数年度涨跌幅度都未超过20%。特征是:多数股涨跌幅度不大,市场交易平稳平淡。
14、止损:超过一定价格后卖出,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反过来是止盈,即在赚取一定利润后卖出,防止股票回落造成利润减少。如果不能及时止损,产生较大的亏损称为“套牢”。
15、换手率:衡量股票/场内基金活跃程度的常用指标,等于某段时间内的成交量/流通总量。股票而言,熊市换手率低,牛市换手率高。
16、量比:徇股票相对活跃程度的指标,等于本交易日平均每分钟的成交量/过去5个交易日平均每分钟的交易量。
17:庄家:控制股票走势的大型投资者。
三、其他常用术语
1、蓝筹股:指股市中业绩好,分红高的个股,一般是指数权重股,市场较大。也称为白马股、龙头股。但上涨龙头则指领涨的个股,不一定是蓝筹股。
2、看多:看好未来市场,预计会上涨。做多指买入股票。看空指不看好未来的市场。做空指卖出股票。
3、技术分析:基于历史重演而进行股票价格分析。
4、趋势线:技术指标术语,连接股票价格近期相对低点或高点的直线,用以指导和预测股价。
相对低点的连线称为支撑线;相对高点的连线称为压力线。
5、涨停、跌停:单个交易日设置涨跌停制度。正常个股、场内基金的涨跌停幅度为±10%。
新股、S股(±5%)、ST(±5%)个股例外。
6、仓位:指买入股票、基金的资金占可投资总资金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