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王十三年,郑武公独秉周政。后来,郑武公的夫人,也就是申侯的女儿姜氏生下了两个儿子。长子叫寤生,次子叫段。
要说这个姜氏夫人就是非同凡响,生孩子的时候没哭没嚎,一觉醒来发现被窝里躺着个小孩,还吓了一跳。我的妈呀!吓死宝宝了!这是什么东西啊?姜氏夫人凌乱了几秒钟以后才接受这个现实。于是给孩子取名寤生。
“寤生”这个名字的由来有很多解释,除了《东周列国志》里提到的睡觉时候出生,还有几种说法,比如逆生,也就是孩子出生时脚先出来;孩子出生时睁着眼睛;孩子出生时不哭等说法。
就我个人看来倒是《东周列国志》中的说法最不靠谱。大家都知道“寤”是醒的意思,“寐”才是指睡着。既然姜氏是睡着的时候生下的孩子为什么不叫寐生呢?何况后来解释说姜氏不喜欢这个孩子就是因为他出生的时候姜氏在睡觉,这就更不靠谱了,没疼没痒的生个孩子是多幸福的事啊。
很难说姜氏为什么那么不喜欢这个寤生,《东周列国志》中只有这样一句解释:原来姜氏夫人分娩之时,不曾坐蓐,在睡梦中产下,醒觉方知。姜氏吃了一惊,以此取名寤生,心中便有不快之意。
总之,不爱就是不爱。
后来姜氏又生下次子段。段长得英俊潇洒,又能文能武,姜氏喜欢的不得了。就怕当妈的偏心眼,后来的兄弟相争她要负主要责任。
郑武公薨,寤生作为长子顺理成章地即位,也就是郑庄公。爹死了也得听妈妈的话。这时候姜氏偏心眼的毛病越发严重了,居然要郑庄公把京城分封给段。俗话说得好:no zuo no die。这是姜氏作死的开始。郑庄公当然不愿意,但是没办法谁叫那是自己的亲娘呢。
结果第二天升殿议事宣布段分封的时候,大夫祭足严厉地批评了郑庄公这种行为。说京城怎么能随便分封呢?那是大王您的都城啊!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啊!
朝堂之上面对大夫祭足的质问,郑庄公只说了一句话:“我母之命,何敢拒之?”
没办法只好把京城分封给了段。
按说这么重要的地界都分给你二儿子了,也该消停一阵了吧。姜氏却再次作死。她私下里跟段说,你哥哥不念同胞之情,对你这么不好,要不是我再三要求,他才不愿意把京城封给你,你还是早做准备吧,到时候咱俩里应外合夺了你哥哥的位子。
原文中姜氏说了这样一句话:汝若代了寤生之位,我死无憾矣!
姜氏凭着一己之私把段又往火坑前推了一把。
段听信姜氏的话,到处招兵买马。一次段以打猎出游为借口袭取了鄢和廪延。这两个地方的邑宰逃到郑国来向郑庄公告状。郑庄公听完了邑宰的哭诉之后是什么反应呢?
原文说:庄公微笑不言。
庄公面对弟弟做的混账事应该很生气,但他微微一笑,没说话。郑庄公为什么不说话?两个原因:一是没法说,给段撑腰的是姜氏,母命难违。二是故意不说,从后面发生的事推测,这时候郑庄公很有可能已经打定主意欲擒故纵,彻底铲除段。
郑庄公不说话,有人受不了了。上卿公子吕拔高嗓门大喊了一声:“段可诛也!”公子吕这人比较耿直,没什么心眼,一心为社稷考虑。郑庄公是怎么回复他的呢?
庄公曰:“段恶未著,安可加诛?”
这才是郑庄公迟迟不动手的真正原因。段虽然做了这些事但还不够诛杀的理由。公子吕再谏,说先君就留下这么点地方,他今天割一块明天割一块,恐怕不久就要被割没了。
庄公笑曰:“段乃姜氏之爱子,寡人之爱弟。寡人宁可失地,岂可伤兄弟之情,拂国母之意乎?”
这是郑庄公第二次笑。前面有一次庄公微笑不言,这次庄公说话了,但是看来笑也是勉强的苦笑。后来公子吕跟庄公一再进谏,庄公支支吾吾也没表态。
公子吕就私下跟祭足说,大王如此妇人之仁恐怕国家社稷堪忧啊!祭足可是老谋深算的家伙,第一次劝庄公杀段的就是他。他微微一笑说你这就是不了解咱们大王了,大王可不是心慈手软的人,但是大王顾及名声啊,你在大庭广众之下跟他说杀弟弟的事,他肯定不答应。不信你偷偷去找他。
公子吕半信半疑,还真的偷偷去找庄公了。到了那老生常谈把利害又陈述一遍。这次郑庄公怎么说呢?
庄公曰:寡人筹之熟矣!
我早就想整死那小子啦!只不过现在时机未到,他还没到谋反的程度。庄公说我现在杀他姜氏肯定会拦着,外人也会议论纷纷。等他真正谋反了,我再动手才能万全啊。公子吕听完被庄公的城府深深地震撼到了,有点蒙。说那什么大王您可真是有远见,我佩服佩服。但是咱不能养虎为患呐,万一段真的养成了势利,咱们也不好除掉不是?于是公子吕给郑庄公出了一个主意,假装去拜见周王,给段一个谋反的机会。庄公应允了。
果然如公子吕所料,刚传出庄公要去周面君的消息,就拦截下了姜氏写给段要里应外合谋反的信。
结果不必说,段见庄公兵临城下,引颈自刎。
《东周列国志》中引用了一首诗:
子弟全凭教育功,养成稔恶陷灾凶。
一从京邑分封日,太叔先操掌握中。
从开始的掩人耳目到欲擒故纵,再到后来的引蛇出洞,郑庄公可谓一个大写的心机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