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湖北东山第二届禅文化书画艺术展在禅宗圣地五祖寺拉开序幕。在县文联主席王敏军先生的组织下,一支临时集结的队伍在细雨蒙蒙中向展示地进发。这支队伍里既有经验丰富、硕果累累的老艺术家,也有集才情与智慧于一身的中年艺术骨干,更有初入艺海、心有戚戚的青年艺术爱好者。但无论是哪一类,都没有因为半个小时的颠沛而恹馁。车子刚在五祖停车场停好,一个个就急切难耐从车上下来,满怀期待地四处张望,仿佛在顾盼热恋中的情人。
雨后的五祖烟雾氤氲,灵气倍增,不由得对天下祖庭又多了几分虔诚。 来不及细细观赏,在王主席的带领下,我们兴致勃勃地向书画展中心走去。书画展中心设在五祖寺东面新修的东山禅阁里。高大的楼阁尚未完全竣工,粗糙的水泥框架完全裸露在外,建筑用料四处堆砌,给人一种粗犷错杂感。
正疑惑时,我已步入了一楼展厅,眼前豁然一亮。四周的水泥墙上和中间的展板上挂满了书画作品,粗一估计,不下百幅。这还是我首次参加书画展,也是首次看到这么多精美的书画作品,顿时喜不自胜,眼神游离得不知所止。正当我兴奋得不知如何是好时,同去的伙伴们纷纷拿出手机或ipad,对着作品接连不断地猛拍。在他们的启示下,我也拿出手机一边欣赏,一边拍照。但我是艺术菜鸟,知道作品好,却不知道创造出好作品的主人,因而只好老老实实地先看展板介绍。
读完介绍,我才知道参加本次艺术展的总共有三位艺术家,分别是湖北黄梅的书法家田新华先生、江苏南京的画家黄唐军先生和江苏连云港的画家陈天然先生。
因田新华先生籍贯黄梅,身边的大家,因而引起了我特别的关注。仔仔细细地从前到后阅读介绍田先生的文字,我居然意外地发现一篇同事李正阳老师写的名为《金石缘 翰墨情 初心不忘追梦人》的文章。读完文章,才知道田新华先生是李老师在黄梅师范任教时的学生。学生时代的田新华就酷爱书法,常常主动登门向李老师请教书法,并勤奋研习,苦练多年,终成一代大家。如今的田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书法家,还是年轻有为的企业家。他先后在黄梅创办金石广告公司和金石光电公司,引领着家乡人们在物质和精神的道路上稳步向前。读完介绍,再去看那一幅幅遒美健秀、行云流水的书法作品,我仿佛看到了田先生那勤勉向上、孜孜以求的思想精魂,更看到了李老师等大家谦逊平和、不骄不躁的精神品格。这或许是艺术之于观赏者的最大意义,也是艺术之于社会的最大价值。
如果说书法作品是以笔画架构吸睛,那么国画则是以浓淡意象摄魂。浓淡虚实之间,神韵天成——山有势,水有声,花鸟虫鱼栩栩如生。一幅幅以东山五祖为素材的山水画画出无尽风情,揽尽东山禅意。在这些画作中,我不仅看到了五祖的风景,更看到了五祖的风韵!
一步一顿,一字一画,不知不觉中我把这些作品反反复复看了两遍。正意犹未尽时,一旁的啧啧声将我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循声望去,只见一群人里里外外分几圈围在一位老者身边,看他作画。我赶紧走近细看,只见这位老者六十岁上下,白发萧萧,但满面红光。他穿着水红色衬衣,衬托得整个人神采奕奕;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色边框眼镜,显得彬彬儒雅。仔细与展板上的人物照比对,我确定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陈天然先生,顿时肃然起敬,激动得不知所表。没想到能在现场见到真人的我紧张地注视着陈先生,他却旁若无人地叼着一支烟,左手扶宣纸,右手执毛笔,随意地勾点涂抹,最后落笔盖印。不过三五分钟,原本空白的宣纸上凭空开出了美丽的牡丹花,筋脉有无间,茎叶疏有间,蕊萼似相连。看着画面上那风姿绰约的花儿,我仿佛闻到了一阵芳香。
闻到花香的肯定不止我一个,因为我看到大家纷纷向陈先生讨要画作。陈先生倒也求者不拒,画完一幅,吸口烟稍事休息,便又当众开始创作下一幅。短短两个多小时,当场创作的画作不下十五幅。而每一幅都是刚按下印章,就被在一帮伸了好久的手捧去了,生怕慢了一拍就会被别人抢去似的。人们一个一个地排队请画,我也乐得过足亲见大家创作的瘾。
如果说静看成品是分享丰收的喜悦,忍不住击节叫好,那么旁观创作就是见证奇迹的过程,不由得心生感动。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今日陈先生在人前的潇洒自如,一挥而就是在人后跋涉了多少个山川、苦熬了多少个日夜才换来的呢?更难得的是,身为大家的他,不但没有凌然于众,反而和善地用画作与大众对话,用诚挚的心与大众相待。突然觉得他不是一个画家,而是一尊佛,度化众生于无形中。
来到圣地,就忍不住想把佛请回家。我一直心心念念地也想要向陈先生讨要一幅画,但见他一直忙碌,没好意思开口。但在内心深处,我真的很想和陈先生这个艺术大佛结个善缘。因而在参观快要结束时,我终于鼓起勇气向陈先生讨要了一个字——静。陈先生一边谦虚地说“我哪里会写字啊!”,一边挥毫泼墨。顷刻间,一个沉稳内秀的“静”字宁然于纸。我双手合十,恭敬作揖后捧着这个墨汁飘香的“静”字离开展厅,走上归程。
同伴都已上车了,怕他们久等,我只好把墨汁尚未干透的“静”字平贴在胸前,双手轻按纸张两端地向停车场跑去。那一刻,感觉东山是如此静美,世界是如此静好,而我的心是如此静透。
“静以修身”,希望陈先生的这个字能勉励着我时时修艺,日日修心,努力做一个文化的人,做更好的自己。如若这样,我不仅在五祖赏阅了书画,更在东山觅到了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