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赏书画,东山觅禅意

10月27日,湖北东山第二届禅文化书画艺术展在禅宗圣地五祖寺拉开序幕。在县文联主席王敏军先生的组织下,一支临时集结的队伍在细雨蒙蒙中向展示地进发。这支队伍里既有经验丰富、硕果累累的老艺术家,也有集才情与智慧于一身的中年艺术骨干,更有初入艺海、心有戚戚的青年艺术爱好者。但无论是哪一类,都没有因为半个小时的颠沛而恹馁。车子刚在五祖停车场停好,一个个就急切难耐从车上下来,满怀期待地四处张望,仿佛在顾盼热恋中的情人。

  雨后的五祖烟雾氤氲,灵气倍增,不由得对天下祖庭又多了几分虔诚。 来不及细细观赏,在王主席的带领下,我们兴致勃勃地向书画展中心走去。书画展中心设在五祖寺东面新修的东山禅阁里。高大的楼阁尚未完全竣工,粗糙的水泥框架完全裸露在外,建筑用料四处堆砌,给人一种粗犷错杂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正疑惑时,我已步入了一楼展厅,眼前豁然一亮。四周的水泥墙上和中间的展板上挂满了书画作品,粗一估计,不下百幅。这还是我首次参加书画展,也是首次看到这么多精美的书画作品,顿时喜不自胜,眼神游离得不知所止。正当我兴奋得不知如何是好时,同去的伙伴们纷纷拿出手机或ipad,对着作品接连不断地猛拍。在他们的启示下,我也拿出手机一边欣赏,一边拍照。但我是艺术菜鸟,知道作品好,却不知道创造出好作品的主人,因而只好老老实实地先看展板介绍。

读完介绍,我才知道参加本次艺术展的总共有三位艺术家,分别是湖北黄梅的书法家田新华先生、江苏南京的画家黄唐军先生和江苏连云港的画家陈天然先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因田新华先生籍贯黄梅,身边的大家,因而引起了我特别的关注。仔仔细细地从前到后阅读介绍田先生的文字,我居然意外地发现一篇同事李正阳老师写的名为《金石缘 翰墨情 初心不忘追梦人》的文章。读完文章,才知道田新华先生是李老师在黄梅师范任教时的学生。学生时代的田新华就酷爱书法,常常主动登门向李老师请教书法,并勤奋研习,苦练多年,终成一代大家。如今的田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书法家,还是年轻有为的企业家。他先后在黄梅创办金石广告公司和金石光电公司,引领着家乡人们在物质和精神的道路上稳步向前。读完介绍,再去看那一幅幅遒美健秀、行云流水的书法作品,我仿佛看到了田先生那勤勉向上、孜孜以求的思想精魂,更看到了李老师等大家谦逊平和、不骄不躁的精神品格。这或许是艺术之于观赏者的最大意义,也是艺术之于社会的最大价值。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果说书法作品是以笔画架构吸睛,那么国画则是以浓淡意象摄魂。浓淡虚实之间,神韵天成——山有势,水有声,花鸟虫鱼栩栩如生。一幅幅以东山五祖为素材的山水画画出无尽风情,揽尽东山禅意。在这些画作中,我不仅看到了五祖的风景,更看到了五祖的风韵!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步一顿,一字一画,不知不觉中我把这些作品反反复复看了两遍。正意犹未尽时,一旁的啧啧声将我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循声望去,只见一群人里里外外分几圈围在一位老者身边,看他作画。我赶紧走近细看,只见这位老者六十岁上下,白发萧萧,但满面红光。他穿着水红色衬衣,衬托得整个人神采奕奕;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色边框眼镜,显得彬彬儒雅。仔细与展板上的人物照比对,我确定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陈天然先生,顿时肃然起敬,激动得不知所表。没想到能在现场见到真人的我紧张地注视着陈先生,他却旁若无人地叼着一支烟,左手扶宣纸,右手执毛笔,随意地勾点涂抹,最后落笔盖印。不过三五分钟,原本空白的宣纸上凭空开出了美丽的牡丹花,筋脉有无间,茎叶疏有间,蕊萼似相连。看着画面上那风姿绰约的花儿,我仿佛闻到了一阵芳香。

图片发自简书App


闻到花香的肯定不止我一个,因为我看到大家纷纷向陈先生讨要画作。陈先生倒也求者不拒,画完一幅,吸口烟稍事休息,便又当众开始创作下一幅。短短两个多小时,当场创作的画作不下十五幅。而每一幅都是刚按下印章,就被在一帮伸了好久的手捧去了,生怕慢了一拍就会被别人抢去似的。人们一个一个地排队请画,我也乐得过足亲见大家创作的瘾。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果说静看成品是分享丰收的喜悦,忍不住击节叫好,那么旁观创作就是见证奇迹的过程,不由得心生感动。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今日陈先生在人前的潇洒自如,一挥而就是在人后跋涉了多少个山川、苦熬了多少个日夜才换来的呢?更难得的是,身为大家的他,不但没有凌然于众,反而和善地用画作与大众对话,用诚挚的心与大众相待。突然觉得他不是一个画家,而是一尊佛,度化众生于无形中。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来到圣地,就忍不住想把佛请回家。我一直心心念念地也想要向陈先生讨要一幅画,但见他一直忙碌,没好意思开口。但在内心深处,我真的很想和陈先生这个艺术大佛结个善缘。因而在参观快要结束时,我终于鼓起勇气向陈先生讨要了一个字——静。陈先生一边谦虚地说“我哪里会写字啊!”,一边挥毫泼墨。顷刻间,一个沉稳内秀的“静”字宁然于纸。我双手合十,恭敬作揖后捧着这个墨汁飘香的“静”字离开展厅,走上归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同伴都已上车了,怕他们久等,我只好把墨汁尚未干透的“静”字平贴在胸前,双手轻按纸张两端地向停车场跑去。那一刻,感觉东山是如此静美,世界是如此静好,而我的心是如此静透。

“静以修身”,希望陈先生的这个字能勉励着我时时修艺,日日修心,努力做一个文化的人,做更好的自己。如若这样,我不仅在五祖赏阅了书画,更在东山觅到了禅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61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020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078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4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154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265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98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07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49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95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970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654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272评论 3 31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8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2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15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52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6-03-21 原文:如果我们给自己的行为一个理由,就会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令人吃惊的是,理由是否充分并不...
    幻无名阅读 711评论 0 3
  • 《灵魂归处》 白云,蓝天,清泉 这是我儿时的美丽村庄 我们奔跑,嬉戏 秋雨绵绵,绵绵落不尽愁绪 这连绵不绝的秋雨 ...
    晚熟的柿子阅读 190评论 1 3
  • 今日觉察: 面对权威,我还有很多不愿意面对的部分,我不愿意面对什么呢? 我害怕? 害怕我的分享引发别人对我...
    王英钰涵阅读 13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