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更一段时间后的想法

停更了一段时间。

原因很简单,脑子里经常没东西。有时候白天的工作会占据脑容量,一天的工作下来有时候已经精疲力尽,好像已经没有什么能量去思考写些什么。如果只是为了保持日更记录,凑出区区一百字对我而言不是难事,可是写出来的东西,似无病呻吟。这样坚持,感觉没什么意义。

当然,我没有要放弃写文。

闲暇之余每天还是会看看上榜的文,以及首页推送的一些文章,看到一些能引起我共情的片段,还是不禁要感叹别人的文笔细腻,个人还是一直都喜欢朴实、细腻又饱含深情的文章。除了看别人写的文章,我也有保证每天半小时的纸质数据阅读的时间,但是最近感觉自己的阅读又进入一个误区。

读的书很杂,有管理类书籍、文学类数据、育儿类数据还有一些专业书。遇到喜欢的书籍,很值得二刷,每读一遍,结合现阶段的情境和心态,都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我在简书的文章《房子》的灵感,是来源于二刷《皮囊》后深夜的一些思考,然后第二天下午一个小时内写出来的。灵感来的时候,酣畅淋漓码字的感觉真的很痛快。

读书与人际交往样,不能总呆在自己的舒适区,还是要走出去。所以有时候会为了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或者说涉猎一些从未触及过的知识,我会强迫自己读一些不感兴趣的书,如历史类书和哲学类书籍。只是有时候感觉读的过程味如嚼蜡,那些知识吸收不到脑袋里去,读来让我昏昏欲睡。

我现在有点不太知道这些书要不要继续去啃,如何去啃,以及如何阅读才能吸收然后内化,形成自己的东西。

周末整理了下书架里的书,整整一排的书,尤其是管理类的书籍,条条框框的理论感觉没有太多能吸收内化的,计划清理掉,然后重新增加一些新的品类,刷新一下书架,也刷新一下知识盲区。想把读书当做一个长期要养成的习惯,计划选择性地在咸鱼上置办一些二手书。

阅读和写作,就当做是一个终身要坚持的习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