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的文章是关于采样的,可是采完样之后,实验开始之前,最最重要的,就是样品的处理了。样品的处理看起来不像实验过程一样,直接影响着数据结果,可是如果样品处理的不合适,相当于整个实验的前提背景是错误的,所以整个的实验过程都是白瞎!!!所以,千万!务必!好好处理样品!!!
1土壤样品处理
采样到至今已有半个月了,整个实验过程安排比较紧,前一个星期在处理鲜样,以及鲜样的相关实验;后面就是在等待土被风干,杭州的天气秋冬雨水还是比较多的,风干相对较慢,而且土壤的量较多,还要定期翻一下晾着的土,时间还是比较长的,好不容易开始处理干土了,打算的三天的工作量可以很充实的完成,可是到了第二天结束手受伤了,差点被拖去缝针(不是实验搞的,实验危险性没那么大,图片就不曝了,略血腥),所以又暂时被搁置了。但是在过年回家之前必须把实验一半的数据做出来,否则就不用毕业了,所以手快点好起来。
1工具的准备
1.1鲜样处理工具
筛子、口罩、帽子、实验服、棉线手套、橡胶手套、刷子、纸、样品袋
1.2干样处理工具
筛子、研磨木盘、木棒、研钵、口罩、帽子、实验服、橡胶手套、刷子、纸、样品袋、马扎、自制小簸箕。
处理样品时务必口罩帽子衣服都捂的严实点儿,否则你会发现镜片、鼻孔、头发丝儿上全都是土!
2.1土壤鲜样的处理
土壤鲜样的处理相对简单,就是过筛好了。但是采回来的土含水量较大,过筛难度比较大,虽然2mm的筛孔径相对不是很小了,可是基本上都是带着棉线手套和橡胶手套手动挤压过筛的,里面有不少石砾,所以手套磨损很快,进程也很慢,10min能过150g样品就相当不错了,如果土壤的质地粉粒、粘粒较多,可能还会更费劲。
处理好的样品装在已经标好了的样品袋里,要放在冰箱冷藏柜而不是冷冻柜里,但是保存时间还是有限的,最好一到两周内把鲜样实验做完,否则也会有影响
2.2土壤干样的处理
土壤的干样处理起来相对麻烦一些,因为多了风干、磨土以及过筛这些个费劲的过程。
样品的风干相对简单,靠天气吃饭喽~但是在晾晒的过程中,要像看孩子一样时刻关注,从样品袋转移到晾晒的纸上要小心不要把土弄得到处都是,就像给小孩喂饭,仔细而又耐心;摊开土的时候要把土壤里面的植物根和石块儿捡拾出来,就像给孩子穿衣服,一点一点轻轻柔柔;时不时给翻个土,就像看看孩子睡觉有没有盖好被子;没事儿看两眼是否有人破坏乱动自己的样品,就像看看孩子有没有被人欺负,没有生土养土,可是采样回来就操着一颗土妈的心啊!晒土地点的选择也很重要:通风而太阳不能直晒,下雨不能淋湿,走动人员较少避免被破坏而又不能打扰别人的正常活动……总之,看起来容易其实心很累的。
磨土筛土可以说是整个过程中最磨人的了。样品混匀后要把所有土壤反复磨匀过筛,直到全部通过!是的,放入研磨木盘的土壤样品要全部过筛!因为不同的实验对于土壤颗粒的要求不同,如土壤有机质需要过100目(0.15mm)筛,土壤酶需要过1mm筛,土壤理化性质需要过2mm筛,所以要反复做很多遍磨土过筛。看起来挺容易,可是我一天从早上9:00-18:00,除了中午休息吃饭,一整天只能过16个样品,累并且充实的一整天。
3植物样品处理
植物样品我这里主要以凋落物为例,因为要送出去外测,所以称重烘干待测就好了,烘干温度和烘干土壤是不一样的,65℃而不是105℃。
但是如果要做瓜果样品、籽粒样品、或者是干物质等特殊植物样品就是另外的处理方法了。
4经验和教训
样品的处理第一步,也就是务必要混匀!!混匀也有科学的方法,并不是随便混一下就好了,虽然在晾晒的过程中已经尽可能混匀了,但是仍要按照四分法。当然了,理论上是按照四分法,跟老师讲的也是按照四分法做的,但是实际上只要不影响实验结果,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嘛~
以前由于没有混匀,实验结果可想而知喽。做实验最差的结果就是重做呗,可是耽误了整个进度可就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了。我记得有句话这样讲:最优秀的人才是在军事上,因为人命是只有一次的机会;其次的人才是在商业上,因为时机不是常有的;再次的人才是在科研上,因为实验失败了还可以一遍遍的再来。话是这样讲,可是还是要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按照自己的实验和想法,写一篇自己的文章,编一个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