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来源于生活,这话是不假的。文章亦是如此,它能反映出一个作者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
作为一个成都郊县十七岁的高三学生,每天早晨六点钟起床,因为是通宿生的缘故,我的早饭是在家里解决的。其中所写的雾晨,是我在某一天出门的时候见到的,相信和我在同一个县的人也深有体会。真实的雾,可比我写的浓厚多了,是真的那种能见度两米不到的雾。
平时一个人独来独往习惯了,偶然碰到这么大的雾天,也不知道应该和谁抒发心中的感慨。从小区到学校的路程只有短短十五分钟,但在那雾中行走,我竟然觉得过了好久,甚至一度认为自己会迟到的。
雾很大,我只能按照习惯的路线去走,有时也感觉自己像是在天庭里行走,只不过天庭的雾气只能高到小腿,而这雾呢,却是从头到脚把我紧紧包裹住了,想水一样无缝不钻。我觉得雾应该是钻到了我的衣服里,不然也不会这么冷。
走在雾里,我觉得雾和我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孤独,难以言表的孤独。人的孤独不必多说,我们在各自成长的过程中自会体会。可雾的孤独呢?又会有谁来替它说?它说不出的,也不屑于说。雾的孤独我们是难以理解的,因为人们都躲着雾,很少有人认认真真观察,体会过雾。
雾的孤独,大概是:新年时忙着走亲访友;因雾太大了,航班取消,车辆减行。甚至在大雾里行走,都要带上一层口罩保护自己,把自己与外界最后的通道都遮盖住。你说,雾能不孤独吗?
只有在雾中行走的人,才能体会雾的空蒙,只有在雾中驻足的人,才有机会领略雾的孤独。身在雾中,这孤独便不只是属于雾的了,它属于整个钢铁森林中冷漠而行的人们。
当然,这篇散文我已经投给了读者杂志,也是希望它能够被采纳吧。由于投稿要求的原因,我会在七天后结果出来的时候再做处理。如果稿子被采用了,那我就在简书上转载,如果没有被采用,那我就直接在这平台上发表吧。悄悄问一句:转载自己写的文章是不是不算抄袭,也不用负文责?
所以,各位若喜欢我的文章,那就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