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小马出去爬山,聊起了一些闲言碎语。她和我说起了最近的一件趣事。以下是她讲的故事:
“3月的某一天,早高峰的地铁上,我突然收到了初中班主任林老师弹出的语音通话邀请。我以为是她打错了,因为我们多年来联系已经很少了,几乎只是我例行对她的节日问候,所以没有接。可是不一会儿,语音又弹了过来。这下想必不是打错,看来是有事。那我更不能接了,索性等会再回复。
于是大概过了半小时,我正要发信息过去,看到老师又弹信息出来,说:小马,找你有急事,方便电话吗?
多年不见的熟人突然出现,不是找帮忙就是借钱。不知道是谁说的这条真理。
我耐着性子,回了一句:老师,这会在路上不大方便,是怎么了?
很快谈来老师的信息,说小马,你现在是在北京吗?我不知道她要做什么,只说,是的老师。很快那边就传来了消息:小马,实在不好意思麻烦你,我女儿快要毕业了,读的是新闻专业,你可以帮她介绍一下工作吗?
我看完,一下子有点懵,不知道怎么回复老师。
记忆一下子把我拉回到二十年前。恍惚中,我眼前浮现了和老师相处的场景。
那会我还是初二,刚转到林老师的班里。那会儿林老师大概刚三十出头,和我现在差不多大。林老师当时是学校出了名的美女,个儿很高,皮肤白皙,眼睛大,琥珀色的瞳仁总是亮晶晶的。更重要的是很会穿搭,时尚度超过英语老师。我只记得冬天的时候,大家都穿着又大又厚的羽绒服。上课铃一响,林老师款款地从走廊远处过来了。她穿着香槟色短款羽绒服,衣服的棕色毛领子朦朦胧胧,完美地围绕着她的肩颈,和她的奶茶发色很相宜,更衬托出她脸庞的秀美。衣服收腰的款式刚好显示她的腰线,腿上是一套窄腿羊毛中裤,脚上一双高筒靴。
怎么形容呢,她看上去就像是刚去赛马回来的贵妇一样,高贵,高傲,优雅,迷人,每一根头发丝都散发着美丽。又像一朵骄傲的牡丹花。老师们都说她的美貌很雍容很有气度。
那一幕她深深震撼了我,让我到现在都记得。
林老师不仅人很美,心地也非常善良。我记得她带了我两年,一次都没有骂过我,就连班里的成绩不好的学生她也不会骂,也经常关心他们,我们班里的学生都很喜欢她。由于我成绩好,她还经常在各个老师那里表扬我。
听说林老师家世也是很好的,老公非常有钱,开电脑城的。他们有个小女儿。对林老师印象最深的两幕是,有一次上课,大家都特别困,昏昏欲睡,只有我还在认真听课,其实我也困的不行了,但是林老师夸赞我说:看上去大家都很瞌睡了,只有小马眼睛里还有一丝灵气啊。
另一幕是,快毕业的时候,林老师说起了晏殊的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明年你们就上高中了,而我需要迎接新一届的学生,可是再也看不到你们了,似曾相识燕归来啊。”
“所以现在是她托你给她女儿找工作是吗?”我问小马。
小马接着讲道,是的。然后接着讲起了后续的故事:
“林老师人是非常好的,也有点理想主义,所以不愿意参与学校的一些权力斗争。我上次回家,听同学说,当时的数学老师王老师现在都是学校党委书记了,爬得非常快。可是林老师到现在还是普通职工。
毕业以后,我和林老师只见过两次。一次是大概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和另一个同学和林老师以及教英语的周老师一起吃了个饭。他们关系很好,一直是好朋友。当时林老师已经四十多岁了,说起来我们上学时候的事情还非常感慨。
刚毕业那会,老师和我们一起吃饭,还帮我们买单,说我们刚工作不容易。
后来再过了几年,是一次中秋节,刚好我回家,又约了两位老师一起吃饭。那会大概是2018年,林老师大概四十五岁左右吧,看着已经是普通中年人的面貌了,穿着打扮褪去了时髦,留下了简朴舒适。她的脸上已经有了一些皱纹,缎子般的秀发也变得干枯,眼里也没有光,整个人一幅非常疲惫的模样。但是她的语气还是轻松愉快的。
像一朵枯萎的牡丹。虽然花瓣已经凋零,眉目间往日的神采还隐约尚存。
席间听两位老师说起这些年的事情,林老师又讲起了晏殊的那句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后来林老师又讲了一件趣事,说我们一个同学,初中毕业以后就没上学了,就在超市称菜(蔬菜区称重),一称就是这么多年。当时我们问,说,这十几年过去了,她还在吗?
林老师说,是的,她还在。上次恰巧我去收银台结账,她可能轮岗到收银台,看到我了,很大声地说,呀,这是我们老师呢,免费多送你一个袋子!
说罢我们几个轰然大笑。然后又是一阵沉默。
想到了这些,我的心情很复杂,感觉我必须要做点什么帮助林老师了。哪怕我不能帮她的孩子找工作,至少能帮多少帮多少吧!
那么清高、善良的一个女子,现在为了孩子,来跟我打电话找我帮忙,一定是犯了难了。
于是我开始打腹稿,心里想要先和老师约个时间大概在周五,先告诉她现在大环境的就业形势,然后再约时间帮助她的孩子看看她的就业意向,同时基于此,帮助她修改简历,以及一些面试技巧。同时顺便帮她留意着周边的实习和内推机会等等。
我认为我这么一通下来应该尽到了我该做的。于是我和我对象商量了一下。没想到我对象说,你逞那个能干嘛呢?你现在是领导还是老板啊?还是公司是你开的啊?还是你是HR啊?你有把握帮人家找到工作吗?她孩子在郑州,你在北京,你觉得现实吗?
对象一通教育下来,我突然冷静了下来,中止了给老师编辑到一半的信息,然后清空了对话框。
也是哈,我又能帮她做些什么呢?我只是个普通的北漂,如果我不能有十足的把握帮助她孩子,我的一系列我认为的举措都是徒劳无功的,其实也许反而耽误了人家的时间。况且,人家也未必那么听我的劝呢。”
小马接着说,
“这件事让我感受到父母的良苦用心,以及我的无能为力。于是我后来只是简单地回复了老师一句,好的我帮您留意着,就再也没了下文。
后来有次我问到了另一个当老师的同学,她说林老师还让她给女儿补过课,但是没提钱的事儿。同学也张不开嘴要。同学还强调了说,这个忙不帮也罢,林老师的女儿上学也不好好上,非常爱攀比,买衣服要牌子,买手机要最好的。后来上大学就是上的郑大西亚斯。她们家又不缺钱,干嘛托你给他帮忙啊?何况你确实也帮不了什么的。
我想了想,也是的。所以心里的愧疚感也减轻了不少。
但是打那以后,往年教师节、春节给老师祝福的话,再也没有继续。
包括和林老师的朋友周老师,也再没发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