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已有的惯性,才能撑开发展空间【Day 695】2024-09-03

每个人在处理一件事情时,都是有「习惯的处理方式」的。

比如刚进入职场的我,就会特别天真地认为,只要好好努力,就能升值加薪,为自己挣得一个好前程。

可问题是,怎样才能体现出我的努力认真的?表面上显得很认真,是我「习惯的处理方式」,而这种处理方式的养成,来源于多年的学校教育。比如在考试卷上,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先写一个「解」,字迹一定要工整。即便回答错了,也有可能拿个辛苦分,总比没有强。

等等类似的小技巧都叫「努力」,但学校却很少教一样东西,叫做「用心」。这种思考方式,一直延伸到我的日常工作中。

刚工作时的我,为了「显得自己很努力」,写PPT时排版必须得好看,每一页的每一行,必须严格控制在辅助线内。对我来说,这就是努力的标志。至于方案的内容能不能解决真问题,那时的我并不在意。

于是,我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排版上,获得了PPT小王子的称号,只要同事有跟PPT功能相关的问题,都会找我咨询。因为得到了外界的正反馈,于是我就觉得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回报,把PPT排版看的更重了。很多人评价我,写PPT的过程,就跟绣花一样。

因为刚开始工作,交给我的方案并不涉及公司的核心业务,所以我的「习惯的处理方式」并没什么问题。可是随着负责的工作课题越来越复杂,方案的思路内容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处理这样的工作,就需要「用心」,在基于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这种处理工作的思考方式我并不熟悉,工作进展不仅缓慢,返工的次数也在不断增加,到处碰壁。即便方案的排版再漂亮,花的时间再多,一旦内容不行重新返工,就意味着我前面耗费的全部时间,都是无用功。

这时,我面临的出路有两条,一条是换一份只注重方案排版的公司,发挥我的排版特长,另一条是改变我自己习惯的处理方式,把注意力从排版上转移到对方案内容的用心上。回顾自己的这段经历,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第二条路。

在成长的路上,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要么你去找一个组织,能完美适配你的工作习惯;要么你去改变自己习惯的处理方式,去适配组织当前所处的真实环境,实现成长。

然而,这个世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并不会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要找到一个完美适配自己习惯处理方式的环境,还得长期稳定,这种状态几乎不存在。

改变自己习惯的处理方式,虽然痛苦,但却是一条撑开发展的真出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