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奏疏两重天,锦绣前程化云烟。
只想慷慨对圣上,谁知谏言惹人嫌。
--沉云阁主
前面讲到,白居易听闻武相公、裴中丞遇刺,义愤填膺,按捺不住,第一个上书朝廷提议缉拿凶犯,可未曾想,招致非议,京官位置不保。
据考,太子左赞善大夫虽是闲官,但也算个从五品官,待遇不错,光拿工资活又少。关键是离皇帝近,离宰相重臣近,离朝廷中央近,虽说在政治核心圈外围,但随时有可能被提拔重用。这样的好岗位到哪里去找呢?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份之前白居易还时常感叹太子左赞善是虚职,太清闲,没干头,谁知道几个月后外贬江州了!几千里外的江州是个什么样子?长安城中人都说江州是湿瘴之地,虫蛇居多。远离京城,时间一长,政坛上谁还记得白居易呢?这么一对比,才知道京城的好,才知道左赞善大夫的好。可是,一切都晚了。
居易为何会第一个上书朝廷?政治惯性。要详细分析的话,还得从前说起:
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唐宪宗登基后,专门下诏举行了一场面向底层官员遴选考试,正式的说法叫“制举”,即皇帝特地开恩举行以选拔特殊人才。本身担任小小校书郎的白居易在这次选拔中考了第四名,同时脱颖而出的还有后来和他齐名的元稹(第三名)。白居易被派往京城附近盩厔县(现今的陕西省周至县)当了一名县尉。县尉相当于县里的三把手,负责县内的治安维稳等方面工作。白居易在基层待了两年,目睹了许多民间疾苦,写了很多新乐府诗讽刺时政,比方说现今教科书中的《卖炭翁》;当然,讽喻诗外,也有一些杂诗,比如长篇叙事诗《长恨歌》。这些诗摆脱了传统的模式,通俗、押韵,谱上曲子容易唱和,一时广为流传,不知不觉间就流入禁中,传到皇上耳朵里去了。唐宪宗一听非常喜欢,人才难得嘛!一打听,原来白居易正是元和元年制举选出来的人,必须重用!于是元和二年白居易被特招选入学士院任翰林学士。
翰林学士是唐代科举士子梦寐以求的职位,相当于皇帝的贴身秘书及政治顾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草拟诏书。政府重大的事项,比如册立太子、任命宰相、对外宣战等,均由翰林学士草拟诏书,草诏拟好后方送至中书省按程序办理;二、政策顾问。翰林学士多是博览群书,熟悉历朝典章制度,皇帝有问题马上找学士。因此,大明宫内有个学士院,即翰林学士办公场所,翰林学士需要轮流在禁中值夜班,以备不时之需。白居易在《渭村退居寄钱翰林》中回忆翰林学士的情形写到:“晓从朝兴庆,春游宴栢梁。分庭皆命妇,对院即皇储。”就是说,皇帝设宴、典礼等事项随时有翰林学士跟着,跟翰林学士平时打照面的都是一些皇亲国戚,可见,一入翰林,风光无限,羡煞旁人。难怪官场称翰林学士为“内相”。
虽说翰林学士是皇帝特设岗位,但却不在政府官员正式序列之内,没有官品和俸禄,任翰林学士的人本身要在朝廷担任一定的职务,任翰林学士就好比“借调”到皇帝身边,比如白居易入选时的正式官职是县尉。一般来讲,凡优秀仕子,一旦选入学士院,则会在三省六部中担任一个基础性的岗位,如拾遗、补阙等言官,然后步步升迁,历经知制诰、员外郎,做到中书舍人,或给事中,下一步便是中书省门下省的副职侍郎或六部尚书加同平章事了,大多宰相从政之路如此。所以,宰相必须得从担任过翰林学士的官员中选拔,是唐朝以后历代不成文的政治规矩,有“不入翰林不拜相”之说。
白居易走的就是这样一条政治明星的路线。由于是唐宪宗亲自提拔,白居易感知遇之恩,每当皇帝找他论事,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又学士可以提建议、规劝皇帝,每有国家大事,总是第一个上书言事,上书无数,争辩无数。然而,天不遂人愿,元和六年(811年)白居易母亲病逝,他不得不离职到老家守孝三年,直到元和九年冬(814年)重新回到官场,朝廷给他安排了个太子左赞善大夫的岗位。
“谁辩心与迹,非行亦非藏。”元和十年,物是人非,恩宠不再,已经离开学士院三年多的白居易那颗心还未变,白居易还是当年那个仗义执言敢于廷诤的人,武元衡被刺这次,事关国运,白居易一时热血上涌头脑发热,又冲在最前面上书言事了。
可是,他忘了,自己已经不是翰林学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