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才三月,温度出奇的高,俨然夏天的样子,我的生物钟也变了,早上5点半醒来,外面的鸟儿清脆着叫着,传来清新的气息。我穿好衣服,抱着电脑走到客厅,想围绕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先生1973年的电影《婚姻生活》,写些什么,影评也好,感想也罢,想记录点碎片式的思想,正好最近也在读他亲自写的自传《魔灯》。
这部电视电影拍于五十年前,全程两个小时三十九分钟,我在一天当中断断续续的欣赏完,前天的晚上和昨天,第一感受就是深深的惊喜,我喜欢这样的新颖的电影形式--电视电影,集中的、深刻的,密集的,新锐前卫的去讨论婚姻这个话题,虽说是五十年前,现在看起来仍丝毫不过时。
同样有婚姻体验的我看完很有共鸣,不仅对自己,也对亲密关系,还有婚姻,都会生出更多的思索。电影的情节设计像是剧目,一幕幕的,演员极简,男主女主大量的对白,出场的人物中穿插少量朋友们以及一位扮演来离婚咨询的女人,当然他们的对白中还有其他人物,包括他们的女儿们、男主爱上的女人宝拉、父母们,但他们从未在荧幕前露面。
这部片子深入地在呈现和探讨婚姻生活和表相和内里,我不褒奖或对他们的婚姻感到失望,实质上,我为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深刻感到吃惊和敬佩。因为自始至终,约翰(男主角)和玛丽安(女主角)这对夫妇一直在一起,我说的他们的灵魂。
片头向大家呈现是一个模范幸福的家庭,男主女主彼此相爱,养育两个女儿,各自有体面的工作,父母健康,生活井然有序,一切看上去很完美,直到某天晚上,男主匆匆开车回家,突然告诉女主,自己爱上别的女人了-名字叫宝拉,决定一起去巴黎半年。
上个世纪70年代,女性听到自己的丈夫爱上别的女人之后,强烈的难过悲伤之后,继续过生活的同时,她渐渐地自我意识觉醒,那六个月,也开启了全新的自我发现旅程,彼此都有了足够的空间,得以探索和触碰真实的自己,呼吸新鲜的空气,去体验和重新确认自己的感觉。有一段极为精彩。
男主从巴黎回来,回家去找女主,两人坐在沙发上,她向男主朗读自己写的自我剖析的文字,她以前很少写作,那段自白反映着强烈的自我内省力,从小到大,她都没有想过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一直无意识的生活,这样的独白我曾经也有过类似,这样的自我揭露甚至很多人都有。50年后的我在电影中碰到,这是怎样的震撼?细节在这里就不剧透了,优酷上有片源。
还有就是女主作为婚姻领域工作的律师在办公室里和一位谘商离婚的女人的对白,例行工作,问其为什么要离婚?那位大约五十到六十岁的女人说她感觉不到了,就像眼前的桌子,椅子,它们在,却感觉不到;婚姻里的一切看似都好,有公寓,郊区也有房子,丈夫对她也很好,可她就是没有感觉了。她丧失了活力,需要解体婚姻拯救自己。她在诉说这段时,眼神闪耀着诚实的光芒,洋溢着终于能认清和下定决心的痛快。这样的力量让人不寒而栗。
男女主角之间也是,从未遮遮掩掩,爱上别的女人宝拉后,冲动的驱使下,准备和新的女人一起去巴黎生活——毅然决绝奔向自由之地,寻找新的自我和刺激,体验更加宽广的自由,六个月后男主约翰重新来看女主玛丽安,男性和女性的本性也展露无余,情和爱,还有欲望,甚至还有人性的黑暗,他们失控的厮打,其实是约翰打玛丽安这段,也揭露了婚姻生活私人领域中的隐秘的暴力现象,人性中难以诉诸的幽暗的部分在暴力中得到了宣泄和释放。
这也是我爱这部电影的地方,它几乎没有忽视婚姻中任何一个值得去说的部分,当然一些家庭琐事方面,比如家务分担,照顾小孩,等等这些应该都是女主一个人承担,在那个年代估计默认是女人承担,电影中探讨比较少,也可能导演的视角,这些没进入到他表达的视野。
下一个片段居然是两个人多年未见后,再次相见以情人的身份在街头相遇,一起去老房子幽会。两个人从结婚到分居最后真正的完成离婚手续独立生活,各自都有了新的家庭,却又走到一起变成了情人关系,那个时候,女主俨然已经换了一个人,变得热情而冲动,没有像以前那样的严谨而追求确定。
女主离婚后开始和不同的人交往,再次结婚,但最终发现最爱的还是男主,她从不同的关系里汲取了成长的养分,比如她新的丈夫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治好了她的冷淡,这份冷淡她以前没意识到。男主和宝拉一起生活,发现自己根本受不了宝拉,他最爱的其实也是女主。
两人到朋友的小屋度周末,没料到房间里面乱七八糟,抬头望见顶上吊下的面具纸灯时,两个人相视而笑,随之两人很快接受混乱,没有像早年的互相辩论苛责,一起抡起袖子收拾屋子,两个人变得步伐一致,真正的合拍。
虽然看似是离婚了,没有一纸之约,可正是在离婚后他们真正学会了爱和被爱,女主在片中说她花了很长时间摆脱男主,不过多的去考虑男主的感受,而更多回到自己的感受,我的理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摆脱他,而是摆脱婚姻关系带给她的枷锁,剥离掉陈旧的婚姻观和社会思想带给她的压抑和捆绑,那只是被内化的声音,而不是她内心真正的声音,她找回了曾经在婚姻关系中迷失的自我,她其实可以在爱他的同时也可以不丢掉自己。
分开后,她逐渐接近自己更为真实的样子,爱还在,还是同一个人,但已经俨然不一样了,他们一直没有放弃冒险和成长。越到后续,越爱的无以复加,最后玛瑞安看着约翰的背影,她感到约翰蹲在吹蜡烛的样子真的很帅,流下了幸福而感动的眼泪。
片中有关爱的对白富有哲理,以情人身份约会的晚上,女主做了一个噩梦,强烈的惊恐和不安,约翰拥抱着玛瑞安,体贴和安心。“在你那秩序的世界里,有什么是不可触及的?”
“这一刻就是爱了”。“在否定和评判中爱就走了”,爱是有关感受的。爱一直在,只是对爱的感受有时会在不经意间溜走,我相信爱的感受让我们感受到真正的安全和自由。“老抓住爱,爱会流逝的”。女主一下子轻松下来,露出了柔软的微笑。
他们花了很长时间终于在爱的课题上达成了和解和一致,在那一刻,一起体会着爱和被爱的美妙,又是爱的主体又是爱的受体,互相交融,进入了幸福的睡梦中,婚姻在那一刻俨然已经消失,只留下了爱和平静本身。
这部电影真的仅仅在讨论婚姻生活吗?还是在讨论自我意识觉醒之后的爱?人可以去体验婚姻,也可以去解体婚姻,更可以从婚姻中去收获对自我和人性的理解和救赎,比婚姻关系强大的其实是自我和爱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