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悦社群征文||那一场生机勃勃的欢喜,藏于春光里盼我找寻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最喜欢的是春天,时至今日,才给了自己一个准确的答案。

四季有时,各有优势,曾有人问我最喜欢哪个季节?

我左右摇摆,选不出,觉得四个季节各有各的好,偏向哪一方都是对其他三方不公平,并且没有可比性。

那时候与其说我选择中庸的态度待之,倒不如解释成不明白自己,无法自我定位,连自己喜好都掌控不住。

“喜欢”本就是随情感喜好而来,偏心理由有千千万,哪有论斤论两论公平的说法。

有人因为可以穿裙子吃西瓜而喜欢夏天,有人喜欢冬天是因为下雪可以打雪仗滑冰,也有人觉得人生就如泰戈尔诗句里所说“死如秋叶之静美”,而对秋天青眼有加。

那我,为什么喜欢了春天呢?

开学提早到校,天气乍暖还寒,特意去了趟万山梅花园。

皆说冬日红梅傲雪,其实不然,我到梅园的时候,立春的第二天,枝头红色还在含苞,估计是她不想傲颜被游人早早的瞧了去。

又去黄家湾游玩一圈,路过腊梅园闻到一阵清淡的花香。

找到香气发源地,和同伴爬上半坡,入眼的是一片淡黄色的腊梅。

百花未开,腊梅先行,凑近嗅嗅,才算体会到“冷香幽绝向谁开?”的美妙之处。

这一刻的惊喜,让我对春天有了明确的感知。

过了一周,又去梅园报道,看门口挂的牌子,是这么介绍梅园的:

万山属于荆山余脉,位于襄阳市城区西部,东距古城襄阳5公里,西接古隆中风景区5公里,南临泰巴古道(现囊隆飘观大道),北抵汉江边,被誉为 “襄阳第一名山”。
山势为南高北低,海拔在70-150米,坡度在20度左右。园区占地面积约150亩,引进我植梅花56个品种4000余株。

因为这段介绍,我对梅园一直持有一探究竟的心,每进一次,只走了一半不到的路程,未知的地方,总是吸引人。

万山制高点,耸着一块巨石,上面刻着字——“万山之巅”——红漆作色再顺着笔画描了一遍。

站在这里北望,汉江之水波光粼粼。

国学课上听老师提了一句,当年名人雅士皆以来过襄阳为荣,爬过万山为豪,去查看李白、韩愈、苏轼、孟郊等人的游历路线,襄阳就在其中。

不止,《国风·周南·汉广》里的故事的地点,据说也在万山一带,那段时光也掩埋不了的不可得的爱情,或许刚好发生在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万山萦绕着一股空灵的文化香,唯有在春天,让路过之人都能感觉到她的浓烈。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连带着我对春天充满了想象。

红梅的绽放就像一个指令,众位花神只待一声令下,排好队在她的花期里肆意玩耍,芭蕉、玫瑰、辛夷、珍珠绣线菊,碧桃花、垂丝海棠、芍药和梨杏。怕是只有“红杏枝头春意闹”才能让她们满意各自的动静。

最让我欣喜的是鸟鸣声,从小听到大的“太果果”叫声,不知道是什么鸟,小时候妈妈告诉我,只要这种鸟一叫,就有果子吃了。

每年这种鸟叫前后,是有新鲜果果吃,我也就信了妈妈说的话,并给这种鸟儿取名“太果果。”

后来一度把它和布谷鸟搅混了,也就在今年,由于早说晨练,四周无杂音的情况下有心去听鸟鸣,终于会分辨这两种声音。

夏天热烈,秋天萧瑟,冬天凛冽,而我本身自带棱角,在这三季里会不自觉的与之争锋相对,唯有春天温润,能够包容我,我也愿接纳,教我好好的安静下来。

春天与我而言还有一个含义,就是我生于春天,名字里带有“春”字,兜兜转转,有些宿命逃不掉,避不了。

所以我喜欢春天。

这份喜欢藏于春光里盼我来找寻,找了二十二年,原来是自己。

人终其一生,在寻找自己。


第45周第2篇总134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