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七回魂]
在民间传说里,头七回魂夜指人去世后的第七天夜里,逝者魂魄会返回阳间家中,与亲人作最后的告别 。北方称“出殃”,南方叫“回煞”“回魂”或“回殃”。头七回魂夜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人去世后的第七天夜里,也就是头七回魂夜,逝者的魂魄会回到生前的家里,和亲人做最后的告别。这个说法,老一辈人都深信不疑,还留下了不少讲究和禁忌。
村头的李大爷走了,家里人悲痛万分。按照习俗,头七这天,全家人都忙开了。李大爷的儿子李明,早早地就在家门口摆好了一碗清水和一碗五谷粮。听老人说,这清水是给李大爷洗净尘埃,消免灾难的;五谷粮则能避免煞气,辟邪驱霉。摆好之后,李明又在屋里点上了香,那袅袅青烟,带着家人对李大爷的思念,缓缓上升。
到了晚上,家里的气氛变得格外凝重。子时一到,李明一家赶紧躲进了房间,连灯都没敢开,一家人挤在被窝里,大气都不敢出。李明的妻子小声说:“也不知道爸会不会回来,我心里怪害怕的。”李明安慰她:“别怕,爸生前最疼咱们了,不会吓咱们的。”
就在这时,院子里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声响,像是有人在走路。李明一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李明壮着胆子,透过门缝往外看。只见一个模糊的身影缓缓走进院子,那身影看着就像李大爷。李明的眼眶一下子红了,他知道,这一定是父亲回来看他们了。
那身影在院子里停了一会儿,然后慢慢走向堂屋。李明赶紧把准备好的饭菜端到堂屋的桌子上,按照习俗,这是给父亲的魂魄吃的。身影在桌子前站了一会儿,好像在看着饭菜,然后又缓缓走向李大爷生前常坐的椅子。
李明躲在房间里,看着父亲的身影,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他想起小时候,父亲总是把他抱在怀里,给他讲故事;想起自己生病时,父亲守在床边,一夜没合眼……那些和父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此刻都涌上心头。
过了一会儿,那身影慢慢消失了。李明知道,父亲该走了。他和家人从房间里出来,看着空荡荡的院子,心里五味杂陈。李明的母亲抹着眼泪说:“老头子,你放心走吧,我们都好好的。”
第二天一大早,李明把门口的清水洒在了门口,把五谷粮扔到了村外的长流水处。然后,他和家人一起,带着贡品和烧纸银票,来到了十字路口。按照习俗,这些贡品和烧纸要在这里焚化,让父亲在那边也能用上。
李明一边烧着纸,一边念叨着:“爸,您在那边好好的,缺啥就托梦告诉我们。”周围的邻居们也都来帮忙,大家都知道,这是李明一家和李大爷最后的告别。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讲,头七回魂夜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人去世后,身体的各项机能就停止运转了,所谓的灵魂回魂,更多的是活着的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情感寄托。但这些民间传说和习俗,就像一根无形的线,把我们和逝去的亲人紧紧连在一起,让我们在思念的时候,有个可以寄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