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夏天,小米在香港成功上市。在庆功会上,小米创始人雷军发言时,一度哽咽,激动之前难以言表。除了小米,对于绝大部分的公司来讲,上市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甚至是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但有些公司则特立独行,即使完全符合甚至超出上市条件,也不坚决不上市,比如名闻天下的老干妈。
“老干妈”陶华碧,关于企业上市就有一句名言:我坚决不上市,上市是骗人家钱的,我也不借债,每年赚这么多钱,我借债干什么。我教育儿子就是好好做,不要入股、控股、上市、贷款,要保证子子孙孙传下去。
她确实是说到做到,2013年,光税收就5个多亿,也没有任何债务。二十年,所有的扩张都是用自己的利润实现的。
那么,老干妈为何不上市呢?
众所周知,企业上市的目的纵有千万种,其中最首要的目标就是融资,为扩大经营提供资本支持。而关于融资,有内部融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三大类。根据第三方调研机构对美国五百强公司的调研,大部分企业的融资途径选择有限顺序如下:
内部融资 > 债权融资(银行贷款、债券)> 股票融资
换言之,首先,会采用内部融资,然后再采用债权融资,比如银行贷款,或者债券。最后,才会采用股票融资。换句话说,美国大企业,其实和我们的老干妈一样,能不外部融资,就尽量不外部融资,外部融资的时候也尽量选择债权,而不是股权。
那和这个顺序相吻合,如果一个上市公司在进行项目投资的时候,宣布使用自己公司的利润,股价就会上涨。如果宣布是增发股票来筹集资金,股价就会跌。如果发行债券,股价的变动幅度就比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