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中成长

教师群体的不成熟,是一种典型的“自我中心主义”。关于家长,要有几点清醒的认识。

一、不要低估家长的智商,哪怕是斗大的字不识一升的农村妇女。家长的判断与选择中,往往(当然并不总是)包含着惊人的洞察与智慧。其核心原因,是“利益相关性”。即家长虽然会犯很多错误,但在大概率上,家长的判断,往往更有利于孩子。专家判断有专家判断的优势,但专家判断也有专家判断的危险,最大的危险,来自专业自负和利益不相关。

批注:家长和老师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不同家长不同需求。当有的家长过于细心时,老师会觉得家长是无理取闹。今天早上接待一个家长,就是缴费呢,还要专门找到我说:我们的伙食不好,一个学期了没有更新菜谱。一般情况下我会觉得这个家长事咋这么多?我们的伙食够可以了吧,还不满意。可我想了想昨天我们的共读,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利益点也不一样。这个孩子身体比较弱,吃饭特别挑食。所以对伙食要求就高。

跟她的沟通,我采用聆听家长的需求,接纳家长、接纳孩子、表示理解家长的心情,最后向家长反馈我们的情况,还要向厨师长反馈家长的建议,争取改善、更新食谱。

如果我们采取与家长对立的态度,反驳家长的观点,势必会把沟通进行到死角。

聆听家长,是一个很专业的过程。存在着“专业的教师”,但并不存在“专业的家长”。所以,在家校沟通中,家长不会以你期待的样子沟通,往往是以自己最自然的,最情境化的方式沟通。

批注:与家长的沟通,我们老师要做一些功课,但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多半情况下是自然的。当家长给我们进行沟通:反馈时,我们必须立刻判断家长的想法,我们要发挥我们的专业优势,及时与家长对话。因为家长不是专业的,在涉及自身利益时,很少有理性的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沟通。所以,我们更要理性的去解决,不被家长的情绪,立场引领

一所学校也好,一个班级也好,一名教师也好,重要的是持续的成长,不断的自我进化。在自我进化的过程中,最应该防止的是自我固化和自我保护。打开自己,让所有的信息进来,包括带着情绪的片面的信息进来,死不了人的。然后,将所有的这些信息进行理性处理,转化为成长的养分,岂不是一件很好的事?

批注:人与人的差距就是“认知的差距”。就像郭老师给我们讲过的,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2、知道自己不知道,3、知道自己知道,4、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多人都处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也是阻碍我们成长的最大障碍。我们也知道,越是知道的多越觉得世界的大,自己的渺小。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教师群体的不成熟,是一种典型的“自我中心主义”。关于家长,要有几点清醒的认识。 一、不要低估家长的智商,哪怕是斗大...
    慧润阶梯刘晓芳阅读 166评论 0 0
  • 暑期,和孩子们一起读《绿野仙踪》、读《女巫》。 两本书,两个不同的主角,孩子们对两个主角的差异可以说出不下十条。但...
    做作业的麦子妈阅读 473评论 0 2
  • ——我与新教育的情缘 在参与新教育实验活动中,我最热衷并且坚守的,就是共读——与班中的孩子们共读,与家长共读,在共...
    送柳音阅读 401评论 0 0
  • “班班有读”在共读中成长。用心阅读,享受阅读时光,读读写写、聊聊,共同从书中探索,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由于明后天...
    小睿睿666阅读 565评论 0 0
  • 2020/5/11:无意识写作 拖了许久的稿子,昨天搪塞过去后,今天果然被打了回来,却也只是些开头和标题的小毛病。...
    好好的__阅读 59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