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化教育到核心素养一路生花

    “一群人,一条心。以问题为驱动,用心用力用情”。这是首席专家张莹老师在第一天研修班上给全体学员传递的能量。感谢主办方细致周密的课程安排,使我有幸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聆听到了每一个大师的声音,体会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并进一步反思自我。这三天,我收获良多。

    凌云志博士在他的讲座中,主要谈到了两点,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战略和数字技术工具赋能教育教学变革。他以信息化社会为大背景,分析了国家层面的数字化战略以及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并抛出了一个问题:哪些技术对教师教学有用?我不禁反思,拿来主义就意味高大上吗?并非如此,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为课堂效果锦上添花,而不是哗众取宠。教师需要让技术为学生的学习目的服务。凌博士与我们互动,去探讨信息与资源的利用问题。他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想学信息技术去哪搜?在学员给出了一些答案后,他又问:百度搜索和小红书搜索有什么不同?让我们更直观理解了大数据推送。而后,我学习了浏览器的一些好用插件,以及ARGC生成式的AI技术。凌博士现场实操文心一言人工智能平台,引领着我们感知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大。这告诉我们,人工智能是过程导向的,是人类和智能机器不断对话交流的过程。

    张莹老师用了一个小故事作引子,通过与大师对话,告诉学员们审视自身。荣誉光环其实都不是自己的,开垦出一块专业自营地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之后,我们一起学习了课堂观察在英语教学听评课中的应用。从课堂观察到聚焦学生,到真实学习,到真正价值。工作室严谨治学做研究的工作态度让我敬佩。课堂观察量表细化有8个,听课时,重点观察对象是学生,观察学生的学习是否真实发生。教学理论需要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团队协作讨论,我们就2023年高考读后续写“句子设计”进行行动研究,进行教学设计。第二天再通过观察三堂同课异构,反思自我。

    郑卫教授的专题报告,引人深思。郑教授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追溯大单元教学三个点,即为何,是何,何为。一名普通英语教师也需要有专家思维,站在教书育人的视角看待教学问题,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什么是核心素养?三头六臂十八个基本点。简言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把事做正确),必备品格(习惯做正确的事)和关键能力(能做事)。大单元教学设计具有系统性、关联性、递进性和科学化特征。案例分析中令我感触较深的是,在教学设计中把一些看似毫不相关的路标,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变成了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课堂的生成就是如此妙不可言。

    学海无涯,用心摆渡。

    作为教育的耕耘者,不仅要用力用情追光,助力学生,让学习真正发生,更要去成为一束光,点燃自己,照耀他人。

三头六臂十八个基本点

美丽动人的故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