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点,特别要说明一下,这里指的是“西式糕点”,不是大洋彼岸那所威名远扬的军事名校。
年前去陕西路威海路的美新买汤团,算是屯年货。不料走近一看,等待手工汤团的队伍已经排到隔壁弄堂口,于是折回往南京西路方向走。 走过几个门面后,看见哈氏食品的经营点只比平时略多两三个人,干脆就屯些西点权当年货吧, 好歹不能空手而归。 果然,排在前面的几位顾客也是来屯年货的,只听得他们娴熟地报上所需点心名称: “一斤蝴蝶酥、一斤西番尼、半斤小蛋糕、半斤杏桃排、六只哈斗、六只淇淋筒……“, 店员依次秤好分量,熟练地将纸袋口一一折好,收钱交货。轮到我,小店已经没有刚才热闹,服务员松了一口气,一边帮我秤蝴蝶酥、苔条梗,一边向我推荐:“水果蛋糕刚来,老新鲜额,保证侬好吃,拿一只去好伐啦”, 我不置可否:“最欢喜还是蝴蝶酥”,店员马上应声:“是额是额,阿拉额蝴蝶酥奶油味道老浓额,现在交关人勿懂,还以为阿拉额蝴蝶酥太硬”,我一听就心领神会:“对额,奈额蝴蝶酥是阿拉习惯额味道,伊拉国际饭店额太松,阿拉吃不惯”,说到这里,我和那位店员相视一笑,确认眼神是老上海,于是连同她推荐的水果蛋糕一起结了账,优哉游哉地走回南京西路。
到了南京西路右转,没过几分钟就到了凯司令,这是沪上另一家著名的西点店,最出名的当属掼奶油和栗子蛋糕。张爱玲的散文中有这样的描述:“ 在咖啡馆里,每人一块奶油蛋糕,另外要一份奶油;一杯热巧克力加奶油,另外要一份奶油”,指的应该就是凯司令的出品吧。我不算是张爱玲的粉丝,没有太大兴趣去深究她的美食偏好,我只关心自己最爱的栗子蛋糕:外面是硬硬的白脱油,含在嘴里很有质感,过一会儿就慢慢融化,带着一丝淡淡的甜味,如果一勺挖下去,撬起一半白脱一半栗子泥同时放进口中,白脱和栗子混合的香气缓缓地在喉咙口回旋,再用舌尖细细品味奶油的香滑和栗子泥的甜糯,那种滋味真算得上可以荡气回肠。久居加拿大的好友说她最馋这一口家乡味,在维也纳旅行时吃过当地最好的栗子蛋糕(当地称mont blanc cake, 理论上,上海的栗子蛋糕源自那里)都不过如此,看来我不是唯一一位迷信上海西点的人,或者说,从小在上海生长的我们已经习惯了本地化的西点,就算离开这里再久都惦记这里的味道,这是我们的乡愁吧。
临近节日的南京西路和往常并没有太大不同,但可能是今天一路买了许多西点,整个身体都感觉到奶油的香甜。忽然想起小时候人人熟悉的好八连抵制“香风毒草”的故事,不觉轻轻一笑,南京路的风可不就是香甜的吗?谁能够抵挡呢?
记起和哈氏食品那位店员聊天时她还提到,西点已经走出上海,在江南的一些城市也有了直营店铺。看样子越来越的人接受西点,那么西点真的可以算在年货一类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