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年味最浓是儿时

                年味最浓是儿时


        岁月清浅,还来不及在旧年里回眸观望,新年已悄然而至。循着岁月的馨香,聆听渐行渐远的步履,不觉已是人过中年。在这个少雪却异常凛冽的季节,喝下那碗饱含追思与感恩的腊八粥,新年也翩然而至。站在时光的渡口,不禁感叹岁月的流水无痕,它如飘落水面的一纸素笺,悠悠缓缓地承载起或长或短的思念和团团圆圆的期盼。

        在儿时,新年是最热烈的渴望:渴望腊月二十三祭灶神的各色糖饼;渴望腊月二十四打扫卫生时的窗明几净;渴望腊月二十五母亲包好的各馅包子;渴望腊月二十六炖鸡煮肉的满屋清香;渴望腊月二十七发面蒸馍的热气腾腾;渴望腊月二十八煎油饼炸藕盒的酥脆鲜香;渴望腊月二十九的赶年集购年货的熙熙攘攘;渴望三十晚上春联鞭炮的喜庆欢腾……曾经那些热切的企盼,早已在岁月的长河里成为了支离破碎的记忆,但那时的年味却成了魂牵梦萦永远难以割舍的情愫。

                      (1)年馍

      故乡的冬天着实冷冽,但年节一到,自是万般不同了。

        每到年节,母亲便早早用面肥发酵了上好的白面来蒸年馍,并嘱咐父亲把揉面用的案板一遍遍刷洗的干净泛白,我们姊妹几个更是兴致勃勃的把袖子挽起,用香皂把双手洗得干干净净帮母亲一起揉面做年馍。揉面绝对是个体力活,太小的孩子母亲是不让参与的,担心会因此累到,耽误了身高和体型。所幸那时的我已经过了十岁,可以全程参与,而弟弟和妹妹只能在一旁看着,即使是看着,他们也是异常的欢腾。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之所以一直称为年馍,不仅在于它讲究的制作过程,还在于它特殊的形状和美好的寓意。父母亲的祖籍在山东青岛,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上世纪五十年代流落到关中,作为孔孟之乡的后裔,虽然离家千里之遥,山高水远的浩淼并没有阻断习俗的传承,他们继承着不知可以追溯到何时风俗:每到年节都要做象征着吉庆有余、富贵长寿、多子多福的年馍。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滴水成冰的清晨,母亲将揉好的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小的面剂子,我一手按着一手用力向前推着揉,这样来回十几次后便换只手,往面剂子里再加些干面粉继续揉,反反复复要加四五次面粉才算揉好一个,即使冻得双手通红,揉得手腕疼痛,心里也是欢喜的。而父亲和母亲则是一手一个,连按也不按就能干净利落的同时揉好两个,那时的他们是我心中的无所不能的偶像,无论多大的事在他们那总能顺利化解,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现在想来,每个父母都是孩子的守护神,无论何时无论多大,有他们在,我们永远安心。我们三人将揉好的面团团成或圆形或条形,等在一旁的弟弟妹妹则迫不及待地吵着喊着将面团抢过去,双手虔诚地轻轻托在手里,生怕一不小心改变了形状,他们把面团在干面粉上一滚,然后按照不同的形状放在相应的模具里,用力按压让面团填满整个模具,然后翻过来轻轻在案板上一磕,一个个形象逼真、形式多样的年馍便做好了。那时的模具大多是曾经心灵手巧的工匠们,在一块质地厚实,硬度适中的黄杨木上凿刻出各式各样图案的拓板。山东人重情义厚礼数,在模具造型的设计上多有体现:象征吉庆有余的各种金鱼、象征健康长寿的寿桃、象征财源广进的元宝、象征清正廉洁多子多孙的莲蓬……母亲边揉面边给我们讲她小时候的风俗,不善言谈的父亲也会时不时说起他的趣事,做惯老大的我也叽叽喳喳的责怪着弟弟妹妹太不小心,压扁了刚做好的年馍……那时的案板真大,我们一家五口围在一起也丝毫不显得狭仄;那时的世界真小,我们的欢声笑语便是整个世界;那时的时光真美,说笑间便充盈了细数不尽的美好。那是我们全家为数不多的团聚时光,长大后的很多年,每每和母亲谈起往事,说起心事,记忆最深处仍是和父母姊妹一起做年馍的情景。

图片发自简书App


        弟弟妹妹做好年馍后,一个个整整齐齐地摆在通风的地方,待它们干透且表皮没有皴裂时,又逐一移于热炕上再次发酵。犹记那时,母亲将散发着肥皂清香的干净被单铺开,把纹路清晰,造型优雅的各式年馍置于其上的画面。母亲每隔半小时便掀开被子,将已经发酵的圆滚滚的年馍取出,置于铺满秸秆的笼屉上;父亲早早劈好了柴火伺候着;我们姊妹也没有闲着——剥秸秆。那是自收麦时节母亲便精心挑选地干净饱满的秸秆,一直留存着到年节时蒸年馍用。我们顺着秸秆的纹路剥掉多余的叶子,小把小把的码好,母亲则一一用清水洗过、晾干,整齐均匀的摆在笼屉上。听母亲说这样年馍底下不粘不烂,干爽完整易于保存。而今想来,母亲的精细讲究可见一斑。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年年节,年馍都得蒸满满一天,有余力时,母亲还会给各方姨妈帮忙。有时,还未等到年馍蒸好我们姊妹早都累得精疲力竭,还不曾尝到香甜松软的年馍就已呼呼大睡,母亲一遍遍唤着乳名也不曾醒来……

        岁月渐行渐远,寡淡了许多事物,恍惚多年后,于年馍终是讲究不将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38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845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148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64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31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12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03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73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1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84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63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06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0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2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4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按照传统,过完了元宵节,年就在人们“年味变淡”的感慨声中过完了。 记忆中的年味,氤氲在奶奶和妈妈一笼一笼蒸花馍的雾...
    国子笔记阅读 590评论 1 6
  • 儿时的年味,是从腊月初八早晨的那一碗腊八粥开始的。 腊八粥配料的食材众多,各地因生活习惯不一配料也各有不同。我们当...
    猴乐琪一阅读 1,499评论 13 42
  • 每逢年关,我就会想起母亲,想起母亲营造出的浓浓年味。母亲健在的日子,年味总是醇厚而绵长。一进腊月,母亲就开启了过年...
    云月巢云禾阅读 377评论 0 5
  • 我今年28岁是个90后,为什么现在感觉不到快乐了那,而且自己感觉好多事情没那么可笑,为什么别人感觉那么可笑那,是我...
    学习才可以强大阅读 152评论 0 0
  • 驱车行百里,问覓庆州魂。 秋日飘青雪,空山荡丽人。 荒原栖古塔,大路绕新村。 岁月逾千载,昭彰养育恩。
    时空穿梭机阅读 292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