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是一名辅导老师,那一年国庆节前后,也许是打发寂寞,也许是为了寻找另一个领域的生源——学车的大概率的经济条件都不会差的,任何消费最终都要落实到钱上。反正不是为了开车,华去报名学车,拿驾照。
华的智力结构很特别,理解能力很好。记忆力到底怎样呢?我也不好说,说好吧,她学历史老是不行,记不住;语文和数字就都行,能做到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驾校其实也是个小世界。报名的时候,一样也马虎不得,该交的交,不该交的也得备着。
科一,练的倒库出库,左右转弯,前进后退。一上车,就得千篇一律地给师傅两包软中华,师傅大多时候会爽快地接过去,偶尔也会半推半就,或者推三阻四,但最终都收入囊中。即使师傅不是烟民,也可以拿回去让老婆光明正大地转手卖掉,换成白花花的银子。
记得有个叫阿芳的刚刚大学毕业的小姑娘,揣着两包烟,不敢拿出来。上车后,师傅的面上毫无表情。后来,在别的学员的怂恿下,还是给了教练。
有两个小伙子,大学还没毕业,据说是一道来的,家长给了教练几百元红包(最少的红包四百),听说学的特别快,华只听到教练一个劲地夸他们,不知道红包的事是真是假。
头几天,教练刚收了香烟,也不好意思多说什么。三四天一过,教练开始数落华的年龄,说同样的教法,年龄大的要学更长的时间,明示暗示华加课,开小灶。华虽然隐隐知道交了学费,是包教包会的。但是,教练这样嘀嘀咕咕地,华还是不好意思,早点午餐的,也都还抢着给教练买过几次。可教练哪里是几个早点一盒快餐饭就能打发得了的呢?人家说得很明白,周末加课,一小时一百元。就这样,迫于无奈,周末加课,华自己的课不仅被耽搁了,还要交钱给教练练车。一来一去,损失是双倍的。
何况,华根本不急着毕业拿驾照!
科二,坡道起步,直角转弯,侧方位停车,S弯道。练的时间更久,节外生枝的机会也就更多。教练不好意思老是让人加课。华练了很长时间了,也练的很好了,完全能考试了,可教练就是不安排。本来,年前就可以考过去,但一直被拖到年后。华心里不明白到底哪里又出了“差错”——也许,华是个“上路子”的人,对教练的心意领会得很好,可以让那些摸不着人情世故的学员知道究竟,这样就成全了教练,也成就了学员。其实,学员来学车,基本上都是想尽快尽好地学完,也不在乎花点小钱,几百,甚至一千。
可华的心里不想出过多的钱,毕竟都是冤枉钱,自己也不富裕。这样,华在科二上耗上了。最后,科二考试后,教练才告诉华,为什么不让她早点考——原来,教练虽然是教练,他的表达能力还是不如当教师的华。记得在学坡道起步的时候,教练让华下车给其他后来的学员讲解,讲的好懂,一班一班地讲,教练可省心了。
这样,在科二的整个过程中,华没怎么花另外的钱。但考试之前,教练还是找到华,说要全体开小灶,每人交一百元,让华给代收一下,说保证过。考试的时候,确实,搞了无限电设备,每个学员戴个耳机,全员作弊。
考过了,要吃个庆功酒,学员请教练,那是无话可说的。
话说,除了学费,额外花钱,也不是教练搞出来的,确实是有些大款学员搞坏先例的,他们一出手,其他人也就都不好过了。
科三,普遍的要一千元才能过。科二考过,基本上都学过了,科三只是路考,实操一下。但也就是在这最后一关,教练千篇一律地收到一千元,否则,否则……
从科二到科三,华怎么觉得和她一起练车的宁突然好熟练,后来,私聊才知道,宁在外面另外花钱开了小灶,六十元一小时,练过几次。这也就不奇怪了。
科三考试,有夜考,幸好,华没抽到夜考。但考试那天下雨,也还是紧张。等到上车了,前面都还顺利,靠边停车没过关。不是还有一次机会吗?华的手寒了,不敢轻举妄动。其时,她的有个学生的家长打来电话,问她需不需要帮助,你说呢?华清楚,这个时候一定要冷静。
有好几个一同考试的学友问华,过了吗?华都稳稳地回答: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