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2、译文
傅佩荣注解
孔子说:“从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是没有不教导的。”
何谓“行束脩”之礼呢?古代的贵族子弟十五岁进大学时,要带着“束脩”——十条干肉,给老师。后来就用“行束脩”代表年龄(十五岁)。
《论语》有五百一是一章,没有任何一章可以证明孔子曾收过干肉或学费。【10.8】中孔子说:“沽酒市脯,不食”(买来的酒与肉干,不吃)。事实上,孔子此处说的额是“从十五岁以上的人”。
孔子在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他有学问之后就回馈社会,宣称只要是十五岁以上的人就教。孔子打破当时只有贵族子弟才能继续升学的限制,开启了平民教育。
古人说:“自……以上”,皆指数字的增加,并且主要用于年龄。
这段话足以证明孔子的有教无类,它侧重的不是学生的态度,而是孔子身为老师的心愿。
3、学习心得
搜了搜对这句话的几种翻译释义,仁者见仁,我认为其间加夹了更多后人自己的理解,无论是收了十条干肉也好不收也罢,孔子作为布道者,乐于和有义务将自己的知识传授于民,如今就是职业道德吧,更倾向于南怀谨先生的释义:孔子这句话的思想是说,凡是那些能反省自己,检束自己而又肯上进向学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的,我一定要教他。这是我和古人看法所不同的地方,所谓自行束修,就是自行检点约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