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谈论这个话题,是因为有小伙伴问我是如何在自己难以取舍的几个梦想版本中,找到自己真正渴望的那一个的。
在列出自己的10个梦想版本后,我也在前几个梦想版本中纠结了两个月——每一个都难以取舍——因为当中有一些看起来一点也不沾边,完全无法融合起来。有我非常渴望的,却是那么遥不可及;有接地气一些的,却感觉选择它并不那么甘心。
——当你的梦想和你的能力之间有了巨大的鸿沟,该怎么办呢?
我把我的心路历程分享出来,希望能对你有一些启发。
1.穷尽
首先要做的事,许多人都知道,也可能做过——穷尽你的想法(荐书《设计你所喜爱的人生》),并不断地打破、换思维重新解构……把你内心中深藏的大大小小的渴望、天赋全部都挖出来。最终,做出人生的10个梦想版本。
这可能会花费你数小时的时间——但是想想看,用几个小时,去换一生的目标,是多么划算的事。
2. 取舍
如果你毫不费力地地就从梦想版本中发现了自己最想要的版本,那么恭喜你,可以朝着它全力行进了。
但我没有那么幸运——我的几个梦想版本,看起来完全没有关联——有现实一点的译员、国际商务;也有目前遥不可及的插画师、心灵导师、瑜伽师……似乎每一个都是我渴望的。
于是,我选择了并行。我成为了兼职译员,参加了口语社群,开始慢慢重拾绘画、瑜伽、不断地探索自己的心路并输出……跨越了几个不同领域的梦想清单,让我每天都过得满满当当,总感觉有学不完、做不完的东西。
一段时间下来,我有些迷惑了——因为每天要做的不同事情太多太多,每一样我只能抽出少量时间来,甚至抽不出时间来。当一连几天我没有为其中的一个梦想版本付诸努力的时候,便会有些质疑自己对它的渴望程度,以及自己的梦想版本的正确程度。
我当时感觉,梦想就像在跟我捉迷藏——我似乎刚刚看到了她的一个部分,追过去,它却又掩面离去。这让我有些沮丧。我决定重新审视自己的梦想清单。
我采取的方式是:
把时间轴拉到未来,检视自己的渴望程度;
通过不断地问“为什么”,去探究隐藏在表象身后的真实目的。
具体地说,就是当选定一个方向的时候,问问自己:是否终尽一生都愿意去做这件事?如果不是,那么问问自己:你到底为什么想要做这件事?……这样不断地去深挖,直到找到你临终前都愿意在做的事。
例如,当我突然发现,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的时候,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努力学英语?
我一瞬有些懵,因为一直以来,我似乎都觉得提高英语水平是理所当然的事,没有仔细思考过原因。
我答道:为了做一个成功的国际商务人。
问:30年后,当你五六十岁时,你仍然在做这个工作吗?
我有些迟疑,因为我并不确定我五六十岁时,是否还愿意从事这样的工作。
我只好回答:不知道。
接着问:那么,当你五六十岁要退休时,你想要做什么呢?再想想,当你七八十岁时、当你临终时,你在做的事会是什么呢?
这个词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出现:智慧和灵性探索。毫无疑问,这是我终尽一生都愿意去做的事。(现在我也发现,这是我一直都下意识地在做的事。)
再问:那么,你学英语,和它有关系吗?
我在那一瞬间顿悟——我学习英语,是出于对外面世界的渴望;而在现在的我的视野中,“外面”就是“外国”——可这是错误的,就好比年幼时候的我以为“外面”就是“大城市”一样。外国的外面还有外星,外星的外面,是浩渺宇宙……所以学习英语,只是我对“外面”的渴望的一种映射,一种寄托。并且,我向外走,最终是为了向内走。一切向外的探索都是为了回到自身的内心。
通过这样,我对几个梦想版本分别不断地寻根问底、把视野放远到未来去检视,最终确定了一个关键词:智慧和灵性探索——一霎间,梦想仿佛不再和我捉迷藏了,而是停下来、面向我,揭开了她的面纱。我的所有爱好、选择、下意识的行为全都有了解释。它们围绕在她身边,像行星围着恒星转——而我却一直以为,它们只是孤立的星球。
梦想,原来是星系。
原来,
我爱的不是画画,是画画带给我的精神宁静;
我爱的不是艺术,是艺术带给我的美的感受;
我爱的不是瑜伽,是瑜伽带给我的身心合一;
我爱的不是写作,是写作带给我的精神流露;
我爱的不是物理,是物理所揭示的万物奥义;
我爱的不是英语,是语言让我与世界的连结;
我爱的不是旅行,是旅行带给我的心灵冲击;
我爱的不是心理、哲学、宗教……而是它们带给我的思考和启发;
我爱的,是智慧,是未知,是宇宙的神秘。
我所有的爱好和下意识行为都不是孤立的,他们为我制造了一个漩涡,想要把我卷到梦想的中心。
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在我最痛苦和失意的时候,选择放弃画画——逃避只是浅层的原因;深层的原因是,我对它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热爱,它我围绕着我的梦想的一颗行星。
而自我探索,才是我从始至终未停止过的事情——包括在我最痛苦失意的时候。原来,潜意识已经为我做出了选择。
你也可以反过来,用梦想去检视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你想要学习的技能,是真的为了实现梦想,还是盲从了别人的意见?
所有没有终极目标的学习都是被动学习,甚至是白费力气。
3. 验证
当揭开了梦想的真面目之后,我所有的经历如同卷轴一样在眼前展开——
我看到年幼时懵懂的我沉静在画画和读书中,喜欢看神奇的故事,喜欢写散文;
年少的我喜欢上瑜伽、爱看沉思录和周国平和纪伯伦的散文诗;
大学时喜欢独自去探索未知而幽静的地方,并且努力学习英语,渴望探索外面的世界;
在英国留学时不断受到文化冲击——那种异乡感既让我痛苦,也让我心醉;
我深爱黎明和深夜,喜欢在黑暗中思考;我喜欢沉浸在读书和绘画中,享受它们带给我的宁静;
……
你的梦想,都藏在你的兴趣爱好、你做过的事、做出的选择中——如同梦想把自己打碎了,藏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等待你去发现它。
对于梦想,从来都没有“准备好了”一说,因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它做准备。可以说,你就活在梦想的碎片当中——而你所需要做的事,是把这些碎片找出来,拼凑出它完整的样子。
4. 倒推
一旦你拼凑出了梦想的样子,那么接下来的事就容易多了——梦想就是你人生的目标和方向,你不用再像一个没头苍蝇一样在现实中乱撞。
据说,在野外行走时,如果只看着眼前的路,可能会遭遇“鬼打墙”;但如果你能够把视线放到远方的一个目标点,并坚定地向着它走,那么你最终会走出迷局。
人生也一样,一旦你找到了一个目标和方向,那么你可以用你所有的精力去走向它,并且可以心平气和地走、而不担心自己是否走得太慢或者绕了路。
接下来你要做的,是慢慢地把焦点拉近——先确定稍远一点的目标,再确定近一点的目标,最终确定接下来要做的具体事物。
明确了你的梦想以后,对你所要做的每一件事,都需要审视——审视它是否能够为你的梦想贡献力量。
在确定了自己的梦想,并且明白了自己的其他梦想版本不过是自己追寻终极梦想的路上的不同身份和标签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的其他梦想版本是可以在不同的时期实现的——就像是,你打算徒步到耶路撒冷去朝圣,一路上边打工边旅行——一路上,你的身份和工作在不停地变化,但你的梦想只有一个。
你的终极梦想就是你的天命,只要你不放弃探索,它就不会放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