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03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14.10-14.11贫而无怨

14·10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收获:

一个人物质生活贫乏时,如果再加上精神空虚,则会觉得举步维艰,孤独无助,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如果精神充实,便会转移注意力,甚至根本不会关注物质贫乏带来的困扰。

物质条件是外在的,不单纯受我们的控制。精神生活是内在的,只要我们不懈怠,注重日积月累培养,不断充实,便能成为精神上的富人,比如,读书写作,学习新知识,爱好艺术,助人为乐等。

贫和富,从狭义来说指金钱的多少,从广义来说,可以指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就像快乐和幸福,快乐更多来自感官上,显而易见,而真正的幸福感不可描述,来自灵魂深处,来自身体精神的每一个细胞。

愿我们都成为精神上的富人,无惧世俗的贫富贵贱之分,自得其乐,做到贫而无怨,贫而无谄,贫而乐,富而无骄,富而好礼。

14·11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译文:孔子说:“鲁国大夫孟公绰做赵氏和魏氏的家臣绰绰有余,却没有能力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

收获: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识人用人是领导者的一项重要技能,要学会区别对待,善于发现人才的闪光点,追求少而精,而不是大而全。

人才队伍需要提前规划,就像打造一座花园,现在的繁花似锦,必定来自前期的精心培育。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