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当年二十三岁的王安石赴京赶考。晚上上街闲逛,见马员外门口的走马灯上有一联语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看后,不禁拍手连称“好对!”他的意思是说这上联出的妙。
原来这是马员外家里“比文招婿”,谁要是对出下联,没有婚配,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站在旁边的马家人误以为王安石的意思是容易对,立即禀告员外。
在科场上,王安石第一个早早交卷,主考官见他交卷快,想试他的才艺,就指着厅前的飞虎旗出句说:“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不假思索地用马员外门前的“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来对,自然又快又好,令主考官惊奇不已。
考试结束后,王安石回头想起走马灯给他的机缘,忍不住又来到马家门前。马家家人认得是日前说“好对”的人,便请他到府中应对。
有了主考官的飞虎旗,自然就好对了,马家当即就将女儿许配给他并择吉成婚。
后来,就在王安石结婚的那天,他正要跟新娘子拜天地,忽听门外锣鼓喧天,报子来报“王大人高中,明日请赴琼林宴。”
王安石一听,特别高兴,心里想,今天是老天对我特别的眷顾,喜上加喜,于是他就拿了笔,在红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囍”字,然后叫人贴在门上,还说了一句话,“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就这样,人生四大喜,他一天完成两件,这个囍字,一半喜表示洞房花烛夜,另一半喜表示金榜题名。
正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双喜临门。从此之后,人们竞相模仿,贴红双喜就成了一种风俗。寓意好事成双,是吉祥喜庆的意思。
王安石捡来两联,上应主考,下获贤妻,一时传为美谈。
有才还要有运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