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总流行一种说法叫“读书无用论”,昨天跟家人谈起小时候的同学,又似乎印证了这个观点。小时的同学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学霸,一类是普通学生,还有一类是成绩差的学生。而这三类学生按照“拼爹指数”又可以分为家境好的和家境不怎么好的。几十年过去了,我们总能感觉到那些家境比较好的如今还是“混”得好(这里的“混得好”是用挣钱多少来衡量)。而那些家境比较差的,除了学霸考上了一流学校,“混”得也比较好之外,其他的普通学生,家境也一般的,如今都混得不怎么样。这是为什么?
如果只是个别现象还可以理解,但是如今好多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这就不能算作个别现象了,而应该是个普遍现象,难怪“读书无用论”如此盛行。
我思来想去,最后重新定义了挣钱的意义,今天与君分享。
1. 好学生!=挣得多
我们总有个感觉,就是那些小时候不怎么努力学习的同学,几十年后都混的比较好,当我们还在苦哈哈的挤地铁的时候,别人已经开着奔驰宝马到处遛狗了。为什么那些“好学生”长大了反而赚不到多少钱呢?按理说好学生成绩好,意味着学习能力强,那应该跟挣钱多少成正比啊,是我们不够勤奋吗?我们读书那会儿可是整夜挑灯夜读啊;是我们不够聪明吗?可考试成绩明明就摆在那儿的啊。那是什么因素导致这种差距呢?
不得不说,陷入这种以成绩论英雄的我们都是高考的牺牲品。
不错,如果成绩特别好,能考上北大清华,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说不定能从屌丝逆袭为高富帅。但问题是,你是那个成绩特别好的人吗?不是,至少我不是。但由于学校的教育使我们一直对成绩差的同学有某种偏见,这种偏见的潜台词就是你成绩不如我,所以以后挣钱也不如我。我们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周围那些比我们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跟他们玩儿,怕被他们“带坏”,于是我们理所当然的成了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父母眼中的“乖孩子”。我们每天按时上学,放学,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这么按部就班的从小学“混”到了“大学”,最后突然发现,其实自己的成绩也不咋地,不然怎么没考上北大清华呢?所谓的“好学生”更是一个虚无缥缈,也许就是为学校管理而专门设定的名词而已,更惊奇的是,进入社会后,我们发现周围连个朋友都没有了,那些学霸考上了全国数一数二的学校,那些学渣最起码收获了一帮兄弟,成年后还能一起干事业,而只会读圣贤书的我们却飘在半空中,成了最苦逼的角色。
成年后,当我们看着周围的“差生”都混成了某某片区的总经理,总裁,甚至CEO,当初以为“好学生”就能赚很多钱的我们是不是该醒悟了?
2. 对挣钱的全新理解
既然“好学生”、“成绩好”并不等于赚钱多,那怎样才能挣到更多的票子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先阐述一下我对“挣钱”这个概念的全新理解。
所谓挣钱,就是在满足陌生人的欲望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品。
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陌生人”、“欲望”、“副产品”,没有一个词是跟“好学生”和“成绩好”有关系的。
“陌生人”意味着非亲非故,也就是说我们挣钱的对象不是我们的亲人,因为亲情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它只对与我们不相识的人有效。
而这里的“欲望”可以用佛陀讲的六欲来理解,分别是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这六欲分别对应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
了解了服务的对象和这六种欲望,我们就能解释为什么有人会用几十万去打赏一个网红,为什么有人会花几大千去听一场演唱会,为什么一瓶香水能卖那么贵,为什么五星级大厨收入那么高,为什么外围女有那么多名牌服饰和香包,为什么畅销书作者有底气坐在家里写小说。挣钱的方式千千万,但其本质就是为了满足别人的各种欲望。佛家讲,想要得到什么,先得给予什么,也是这个道理。
有人可能会问,同样是付出,为什么我的回报就那么低呢?其实这跟你服务的数量、对象和品质密切相关。白领服务的对象是一个老板,当然就比开餐馆的老板服务一群人的报酬要低,这是服务对象的数量所决定的;而给马云当司机肯定就比给普通人当司机的报酬要高,这是服务的品质和对象所决定的。知道了这个概念,对于你与“差生”的差距是不是就一目了然了?你心里的那杆秤是不是平衡了一些呢?
那“副产品”又如何解释呢?
3. 关于自我价值,存在感
人是自私的,如果生活让我们苟且,让我们去满足那些我们不想满足的人,使我们感到郁闷和痛苦,那是不是我们可以改变下自己的思想,把这种满足别人的过程当作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而钱只是这个过程的副产品呢。这样,我们会不会更积极一点,更自信一点呢。如果能这么想,那么挣钱多少完全取决于你认可的自我价值实现的边际在哪儿,也就是我们所追寻的存在感在哪儿。
4. 该如何超车
现在我们对“挣钱”这个概念有了两层新的认识:一是满足别人的欲望和需求;二是寻找我们的存在感。
这说起来似乎还是很虚,那么我们就该好好打磨自己的各项技能,把它们做到极致,因为别人要的,是你认为最好的东西,也许是你的某种技能,也许就是你本人。而你也会在别人的需要中得到满足,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