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空想让自己做到对万事万物一视同仁是有点难度的,但经过慢慢学习后,我们的认知会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内在会有仁德仁爱之心,那时再来看待万事万物就一视同仁,没有分别了。
《论语》“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个“比”,最早从甲骨文开始,它是两个一样的小人,两个小人放在一起叫做“比 ”。“小人”在古时候指的是没有修身的人。我们没有修行、修身之前是“比而不周”的。
这个“比”是我们没有修行之前,只喜欢和我们相同性格的人亲近。一个性格直爽的人,只喜欢性格直爽的人。我是穷人,只喜欢穷人,看不起有钱的人,心想“不就有点钱嘛,有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我们是一个比较有钱的人,就会看不起没钱的人,这个就是“比”。
有“比”是因为有私心私欲,有私欲在就会结党。比如在一个企业中,我们是抱怨的,我们就会找到一个同样和我们抱怨的人。做事情也有比,同样有四件事情放在我们面前,我们只找那个最容易、最轻松的事去做。
当我们懂得修身之道后,时刻会让自己做一个躬行君子,就是“君子周而不比”。同样几件事情放在我们面前时,可能我们会去选择一个没有做过的,甚至会选择一个可以让自己突破成长的事情,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的思维方式不一样了。
周而不比的“周”是什么意思?“周”就是“普遍”。朱熹说:“周者普遍也”。这个周,就像画一个圈叫圆周,一周也是一个普遍的概念。
当我们懂得修身以后,就开始变得普遍,变得周全。当我们觉得都很普遍的时候,就意味着大同和容纳。和我们不相同的人,我们也不反感了。没有接触过的事情,我们也不会认为不可能了。这个人的性格和我们不一样,也不会去讨厌他。这个事情看不顺眼,好像也能看顺眼了。
这时君子之风就出来了,我们能接受更多的不同,而不是私心、私欲和内在的情绪在作怪。
所以圣人都是“周而不比”的,普遍对每一个人都一样,核心在于没有分别。没有那么多分别时,就没有那么多的私心杂念,那么多的不能理解。
没有了“比”之后,也不用一味地带着身份和光环而活着,就好像生活中,当我觉得自己是老师,做这个事情不符合我的身份,这个活我怎么能去干呢?我明明是让人尊敬的人,怎么能去扫地呢?我是老师,怎么能跟他们一起干那么脏乱的活呢?
带着这个身份,我们会不停的产生分别,就会给自己设不同的限制。当设了限制以后,我们就开始痛苦。因为做什么事看什么人我们都在比较,只挑我们喜欢的、看的顺眼的,简单能做的、比较容易的。久而久之就会有不喜欢的、讨厌的、甚至怨恨的都出现在我们身边。
只有当我们不去分别人,不去分别事的时候,我们才是普遍的,才可以对万事万物保持一样的态度。我们学习效仿天地之道是“周而不比”。《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日月遍照古今,不分善恶,故日月长明”。日月普照万物的时候,不分善恶,没有分别的。“大地承载万物也是没有分别的,故“厚德载物”。
所以修行就是让我们“比”变得越来越少,私心越来越少,私欲变得越来越少,自己的情绪变得越来越少,分别变得越来越少,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好,面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