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像作家一样读书”,本章的中心内容就是“要像作家那样阅读,唯一的途径就是任何东西都要读两遍”(P72)。
[为什么要读两遍?显然有价值的,是要精读,没有价值的,就不应该翻看。读两遍甚至多遍的目的,是从不同的视角来读,或者说以不同的身份角度来读,朱光潜说过,观察一个东西可以从科学家、艺术家、商人三个角度来看,分别看出的是真理、美和实用。采铜在《精进》到提到解码要从三个层次,分别从小孩子(类似于会说话的玩具小黄鸭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家长(对内容进行反思,以审视的眼光对内容评价和定性,如小黄鸭是个玩具,它读的歌谣缺乏情感,没有亲子共读的情感交流等)和工程师(它的内部是如何组成的?它的效果是如何实现的?就是对形式和结构的洞察,对内容表达手法的研究。如小黄鸭内部都由哪几部分构成,如何实现说话功能等)三个身份,去对一个文本深度解读。
即使你是一个孩子、家长或工程师,要想达到深度解读的目的,如果没有提出好的问题,仍然达不到目的,而本章中提供了许多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入口。我们可以把它总结为以下三大类:
第一类,有关说了什么,就是有关WHAT的问题: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
第二类,就是对内容的反思,实际是价值判断:这个内容在这个特定知识领域的理论、应用价值如何?应该产生什么正向积累的行为?喜欢某一段吗?为什么喜欢?不喜欢什么地方?为什么不喜欢?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
第三类,就是有关结构、形式等工程师角度应该关心的问题:它的结构合理吗?形式与内容的匹配度如何,尤其是最精彩的段落,内容与表达手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通过以上三类的提问,通过反复的阅读回答这些问题,就基本获得了作者的程序性知识,这些程序性知识的获得,实际提高的是自己的元认知能力,而元认知能力是对一切认知都有效的底层知识。
当然,《成为作家》这本书如果仅仅当成一本小说读完,甚至如上述这样分析阅读,仍然没有任何用处,任何没有达到真正阅读这本书的目的——本书的目的,是要开启你的一系列行动。比如本章,就应该运用你的阅读当中,可参考我目前正在写的《TED演讲的力量》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