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省;2024年10月2日
家长要做孩子稳定的客体
今天娅丽老师的直播间,有一位妈妈连线,求助,孩子与同学发生矛盾,自己不知该怎么处理?
过程简述如下;高一的儿子在同学群里发了一张图片,可能有点不雅,下面一个女生开始骂街,说死你全家什么的。儿子也感到不妥,就撤回了图片。儿子把女生骂人的截屏发到家长群,女生的家长和儿子在家长群里聊了很长的信息。待妈妈到家,那一家正在和儿子进行“舌战”。妈妈发现儿子说话,有板有眼,很有道理,便没有插话,在一旁录音。感觉这事应该找班主任解决。班主任说是假期发生的,不管。
娅丽老师听完,问妈妈:“在你想象中,最严重会有什么后果?”
这个妈妈:”最多给孩子处分”
然后,给了处分会有什么结果?
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弱。不想让孩子承受这些。
娅丽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我没听出孩子弱,是你弱。
我们先要解决你的“怕”,你才能陪伴孩子。
你是很焦虑吧?想向老师求助,结果老师不管。
遇到事情,我们先不说孩子,先看到我们自己怎么了。
他们要报警让他们去报,报派出所会怎么样?这就不是个啥事。我们没有违反治安管理条例,没有违法。你有录音,有截屏你怕啥。你家孩子骂人,我只不过让更多的人知道她骂人了而已。让他们去闹,闹得越大越好,有这样的家长才会有这样的孩子。
我们有时能量不足,给不了孩子支持,是在灭孩子。如果能量足,告诉孩子:别怕,妈妈陪你去派出所。恶人只有恶人治,好人是治不了的。有时,我们把我们的弱投射给孩子了。让他们去告,你知道怎么告吗?电话发给你110。找不到地方我给你发个定位,大门朝哪边,现在去告。遇到事情,我们很稳,我们不怂,才能给到孩子力量。
遇到事情,警察还没来,我们先哭了,孩子怎么办?反思自己,学习前也怕事,遇事心里发慌,是内心没有力量,也缺少支持的力量。学习后,内心强大了,敢于拒绝,敢于保护好自己的边界。
所以,我们的焦虑,我们自己解决,才能成为稳定陪伴孩子的客体。才能给到孩子支持的力量。沉浸式的学习,做长期主义者,提升我们自己,让自己更有力量,给到孩子支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