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就一直叫嚷着想换工作,工作状态和工作内容实在不是我所喜欢的,然后在心里一遍遍的构建我所理想的未来,但是却没有离开的勇气,在这种冲突之下理想而不可达的痛苦和郁闷让我惶惶而不可终日,每天必备课程就是向老刘抱怨,我要辞职,我不要在这里工作,每次他都不厌其烦,辞吧,没关系。就这样我埋怨着,纠结着,甚至愤恨着,重复着日复一日的对话,终于有一天在每日的惯例后,老刘问我,你辞职之后想做什么工作?有没有胜任的能力?有准备写简历吗?我......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我只是时时做着预备的工作,时时却不曾做点正经的工夫,这种飘飘然的怅惘是多么的可笑和形而上。逃避是们无可指摘的天性,现在的不愉快和郁闷都会幻化成对未来的妄念,期待着新的远方和诗歌,绘制着温情和理想,但是真的别傻了,时间匆匆,拒绝现在永远到不了未来,你所得到的的只是越来越苍老、越来越空虚,在现实的重压之下抠抠缩缩,可笑可悲。
(二)
我身边有很多好姑娘,单身,她们曾向我倾诉对爱的向往,工作的无趣、上司的变态,如此等等,可是亲爱的姑娘们,我好羡慕你们,你们拥有着选择和改变,只是不自知啊。因此 有时候在这些问题上我也不自觉的陷入时间泥沼,过去多好,多自由啊,如果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好好把握,旅行、看书、写作,一定努力进取,充实着、收获着。不止一次的虚妄时光机的出现,让我改写自己的人生,但是好笑的是,当有人期待着未来的时候,总也伴随着怀念过去,所以我们大概都是没办法好好过当下的生活的。
(三)
1922年的朱自清曾写到“我一面感到这些,一面却也感到同程度的怅惘。因怅惘而感到空虚,在还有残存的生活时所不能堪的!我不堪这个空虚,便觉得飘飘然终是不成。只有转向,才可比较安心——比较能使感情平静。”后来朱自清找到自己的郁结所在,他的“怅惘”以及怅惘之后引起的“空虚”,全然都是没有注重眼前,而只是追求茫然远大的事业,因此只有把这个念头泯灭才能知道到自己的落脚点。“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之位置;它与过去、将来固有多少的牵连。单这些牵连是绵延无尽的!我们只顾“鸟瞰”地认明每一刹那自己的地位,极力求这一刹那里充分的发展,便是有趣味的事,便是安定的生活——安定并不指沉寂。”看来即使是大文豪也有着普通人一样的怅惘和空虚,只是大文豪能将一切主义化,活好当下即是“刹那主义”,对过去未来否定,注重眼前,并尽可能的使这一时刻的作用力发挥到最大,刹那就是永恒。
我们不必那么用力的将刹那幻化成永恒,也可以给自己留一点空间对过去未来有一点遐思和畅想,浮出当下的水面吸一口迷幻的麻醉剂,让现在的这一刻更加可爱和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