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朋友圈看到朱飞鹤老师的文章,讲述自己和女儿读书的故事,深有感触,朱老师书香之家,教女有方,女儿复旦大学在读,绝对是人家的孩子,和她相比自惭形秽。
关于读书,李镇西说:“读出问题,读出自我。”罗曼 罗兰说:“没有人读书,人们只是在读书的时候读出自己。”确实如此,我小时候也喜欢看书,虽然没有书可看,我大姑在抚顺,每到过年给我奶奶寄20元钱,我们孙子辈每人2角钱压岁钱,我都用来买了连环画,不够的时候,问我母亲要,和同班同学黄传峰,每到周末就去姚店子供销社看看有没有新的小画册,有新的买了换着看,他有时候买两本,我只买一本,更多的时候是空手而归,来回二十多里路,不管冬天寒风刺骨,还是酷暑骄阳似火,连续好几年,总共买了几十本,和同学们互相换着看,如果自己没有,别人不愿意给你看。可惜黄传峰同学已经年后去世了!
杨老师发了图片说,信念是可以传染的,人的精神是可以通过暗示发生变化的,作为家长,完全可以通过观念、情绪和语言、规划这四大通道,为孩子塑造一个全新的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深有感触。
我姨家大表姐,在姚店子年集给我买了一本连环画《欧阳海》,那是我的第一本宝书,我觉得就如同鲁迅的《山海经》一样,还在小戚家庄供销社花三角九分钱给我买了一块石板,还有一包石笔,那时候是一笔很大的金额,我母亲都没舍得给我买,我问父亲要了很多次,让我用一块破损的红石板。大表姐的儿子考了山大,女儿也是本科,在济南工作生活,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也许就是冥冥之中的回报。
《欧阳海》这本小画册让我知道了这个解放军英雄,战马受到惊吓,驮着钢炮跑到铁轨上,为了避免火车脱轨,欧阳海冲上铁轨,把战马推出铁轨,自己被火车撞死了。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另一本书是《七品芝麻官》,记得买回书的前一天夜里,传友大哥在我家里,因为第二天要去县城,我让他给我捎一本小画册,虽然不知道有什么样的书,我最喜欢打仗的。记得母亲说过花木兰也是打仗的故事。我也不知道母亲怎么知道的这个人物故事,遗憾的是,直到母亲去世,我也没问过她究竟上没上学,认识不认识字,反正她能赶集,会算账,因为当时在农村识不识字似乎没有多大差别,反正也没有用处。
母亲不善言辞,不愿意串门子,没事的时候就在家里做家务,一开始听小广播,后来我们家买了收音机,就一边做针线活,一边听收音机,有时候也哼唱几句。
等了一天,我去大娘家好几趟,到了天黑,也没有盼到,就失望的睡觉了。第二天我在二大娘家门口,大哥把买的小画册给了我,我一看既不是打仗的,也不是《花木兰》,封面上是一个花脸小丑,我很失望,大哥说:“书店里没有你要的,这本书很好,很有意思。”我失落的回到家翻看着,一开始不喜欢,越看越有意思。一个勇敢无畏的小知县,为了一个民女申冤,敢于挑战诰命夫人,伸张正义。特别一句经典“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记忆深刻。
书中的人物和精神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深深扎了根,很天真的想,我长大了也要做一个欧阳海那样的革命英雄、唐成那样的敢于挑战权威、为民做主的好官。
现身说法,看得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比空洞的说教要有效的多,讲好家族、身边人的故事,回想自己读书,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教过我的四叔,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同班同学黄传峰考上泰安小中专,当自己家庭变故的时候,二大娘军官专业的弟弟和我谈的那次话,让我重新鼓起复读的勇气。我们村之所以有一点读书的学生,就是因为有个当县委书记的,大人都把他当例子,成不成功信念很重要。还有个民国时在潍县当县长的,后人曾有一段时间不行,但是后来也有几个很有出息的,讲好家族的故事,包括遗传因素确实太强大了!
时光荏苒,眨眼睛几十年过去,虽已知天命,但不能因今天的知天命,而怀疑甚至嘲讽儿时的天真、纯真,美丽的梦。还是大仲马说过得那句话,“人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两个词——希望与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