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作业是按照五个关键点去写一本自己看过的书的大纲。对我来说,印象特别深也是让我思想逐渐改变的一本书就是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之后我陆续买了她的其他几本书。
我一直觉得我读书不擅长解剖分析归纳,读到哪里算哪里。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尝试读完后回顾总结,可是一下子就觉得读书这事乏味多了,后来我就任由自己读。所以,对我来说一本书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定是里面的金句。我对自己说,悟性高低勤惰不同,你只要掌握书中的一个金句并好好践行就是很大的进步了。
《遇见未知的自己》每隔几个段落就会有振动我心灵的句子。比如“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想想看,当女儿睡觉很晚时,我总是伴随着生气和焦虑,生气的是她对时间的利用率很低,焦虑的是孩子睡得晚影响长个子。但是当我进一步追问自己时,我发现我焦虑的内在逻辑是这样的:睡得晚长不高,那孩子在同龄人中处于相对劣势,对她今后工作交友会有影响,也会影响到她的生活幸福,她如果因为身高影响幸福我一定会自责。所以我在这件事情上的内在投射就是自己对妈妈这个角色的要求比较高,孩子睡得晚不晚,我都会从其他事情上找到自己的失责。
再比如“不管你有多爱他(她),多余的担心是最差的礼物,不如给他(她)祝福!”这对我来说就是一句忠告。无论是老公孩子还是父母,我的关心表现出来的往往是担心,指责或者讽刺。比如孩子肚子痛,我立马会说“我让你不要吃冰牛奶,你看现在。”我自己都非常讨厌这样说话的自己。尽管到现在我还是会担心,恐怕这也是人天性里的东西,但与以前相比,我已经有了很明显的改善,看任何问题都比以前乐观。
“恐惧,愤怒,悲伤都是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动,它们会来,就一定会走。”这句话第一次让我平等地看待我的情绪,原来愤怒悲伤恐惧忧郁嫉妒等情绪都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它们没有错,它们是我生命能量的一部分。看到它们,接纳它们,告诉自己:你现在很恼火,然后把自己脱离出来,看着恼火在自己的身体里流动,慢慢消失。每当我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时,我发现它们会更快地平静下来,然后离开我的身体。冥想应该就是在关注自己的一呼一吸间与自己的身体对话的一种形式。
书中还写道,“当你真心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你身上散发出来的就是那种能量的振动频率,然后全宇宙就会联合起来帮助你达到你想要的东西。”这话与《秘密》里的观点如出一辙。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所以总是担心的话带来的结果往往也不太好,因为你吸引的是负面能量,这也正好印证了我摘录的第二句话。把想要的东西具体化,经常想,带着这样的念头去做事情,成功的概率也会高很多。
…这本书里还有许多令人醍醐灌顶的观点,我个人非常喜欢。人生一世无非希望自己幸福快乐,向外探索是一面,向内观察是另一面。我的个性更加愿意走向内心,所以,我会继续观察自己,我相信幸福喜悦的时刻会越来越多。